好友前来家中游玩,还能摘点新鲜瓜果回家品尝。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林森 申兴刚)8月4日,天气晴,最高温度36摄氏度。
中午11时许,在东大路一处民宅的楼顶花园,65岁的尹东芹却在棚阴下悠然吃着西瓜,享受着习习凉风。这座生态系统完备的楼顶花园是他们夫妻俩10年精心打理的心血结晶。
楼顶荒着怪可惜的
11年前,尹东芹全家住进了东大路这所宅子的顶层,然而楼顶上150平方米的水泥空地让他们觉得荒着怪可惜的。“城市里地这么少,楼顶就这样裸露着,又热又不美观,何不利用起来呢?”在征得住户们的同意后,尹东芹和妻子刘小梅开始着手改造楼顶。
在动工之初,尹东芹在楼顶用水泥方槽“圈”出了几块地的雏形,为避免后顾之忧,在方槽底部做好了隔水防水的设计处理。想让楼顶变花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把土壤运上去,让水泥地变成土地。为此,尹东芹特地买了两卡车的上好土方,请了几名挑夫,一担一担地将好几吨土挑上楼顶。土方为楼顶花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别具一格的雨水收集
尹东芹在退休前一直从事土木设计的工作,构建“空中花园”对他来说算是刚好发挥了他的专长。对楼顶“空中花园”的设计,尹东芹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总的原则既要讲究美观,还要兼顾实用。在哪里搭建葡萄藤架、在哪里栽种盆景、在哪里可以种点水果蔬菜、在哪里修建管道和蓄水池……尹东芹对每个环节都特别用心。
楼顶花园相较平地花园,最难打理的部分是需水较多。在打造楼顶花园时,尹东芹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花园的上空,尹东芹巧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利用环环相扣的竹筒,让雨水经过层层“通道”,巧妙地流入花园四角的蓄水缸,最大程度地实现雨水的循环再利用。
美观与实用亦可兼得
“你们来得真巧,紫薇花昨天还是花苞,今天早晨已经开了好几簇。”刘小梅欣喜地领着我们参观新吐蕊的紫薇花。如今在这座颇具规模的“空中花园”里,尹东芹夫妇已经种植了鸳鸯茉莉、紫薇、月季、无花果、松柏等花卉植物。
在有各种花木扮靓花园的同时,尹东芹夫妇搭起了棚架,让此处成为水果和蔬菜生长的乐园。东侧藤架上的葡萄早已经成熟,刘小梅按惯例将果实分给了四邻好友,让大家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在西侧的棚架上,丝瓜正当旺季,一片片丝瓜叶遮蔽了阳光的暴晒,为棚阴下的植物也起到了一种防护罩的作用。在花园的四周的角角落落,他们还充分利用空间,种植了辣椒、茄子等作物。总之一年到头,这座“空中花园”里每个季节都会有不一样的花景,每个时令也会收获不一样的蔬果。
良性循环的“小生态”
“虽然住在顶层,但有了上面这座花园的遮阳,下面其实不怎么热,我们家一直都用风扇,都没买过空调。”尹东芹说,“空中花园”宛若一座“绿岛”,给这座楼层起到了很显著的隔热作用,他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每年春夏季节,尹东芹的“空中花园”里都会来一群“老朋友”,蜜蜂在花园里采花授粉忙活起来。对“空中花园”的打理维护,尹东芹一直坚持的是环保无污染的理念,从不使用化肥、过季作物的藤蔓就埋进土里作为“绿肥”,灌溉要巧妙地利用每一滴收集的雨水,雨水不够时才使用自来水。尹东芹感叹,“大自然其实有它神奇的生机与活力,你看看这些花园里的这些植物,基本上是让它们自由生长,雨水和植物绿肥是它们的养分,但它们都长出了生机勃勃的姿态。”
开满花的菜藤引来了不少蜜蜂。
屋顶上别具一格的雨水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