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肖燕 实习生 谭娜)相邀外出旅游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最后被同学耍了,心里肯定不是滋味。8月16日,回想起自己的遭遇,市民李花(化名)的心情依然很不爽。
同学邀请,险陷传销
李花是一名教师,想趁暑假出去游玩。8月初,一个中学老同学忽然联系她,邀请她去安徽玩。见同学盛情邀请,李花动心了。考虑独自前往路上孤单,李花欲邀邵阳的另一女同学同往。但对李花这一结伴前行的想法,老同学显得有所迟疑。李花的邵阳同学见对方并不热情,便放弃了。而李花则想,可能是对方怕麻烦,毕竟对方与其邵阳的这位同学不熟。
经过几天的酝酿后,8月10日上午,李花满怀憧憬从邵阳出发。她先赶往长沙,再从长沙转车,次日到达安徽合肥。然而,到底目的地后的前两天,老同学并未按原计划带她去游玩,只是带她待在家里聊天,或者上街逛逛。到了第三天,老同学就带她去所谓的培训班“听课”。“听课”的有不少人,上课的内容大致与营销有关,告诉大家如何发大财。因为有之前朋友的提醒,她开始怀疑,“不好,这可能是传销。”
急中生智,偷偷逃离
8月13日晚上,李花紧张地将自己的遭遇发信息告诉老家的朋友。朋友分析,其中“肯定有问题”。于是,两人商议,由邵阳的朋友打电话过去,称其单位有要事,需立即回校,并有意无意让安徽的老同学听到电话内容,然后表示自己需迅速回家,但这一想法立即引起了老同学的不快。
虽然怀疑老同学是传销人员,但李花闭口不谈传销之事,“以免撕破脸”。她只说家里的情况确实特殊,否则就饭碗不保,请对方谅解。尽管老同学再三挽留,且喊了其丈夫等人来做思想工作,但李花不为所动。
也许是出于同学情面,对方并未极力阻拦。次日清晨,李花在大家都未起床的情况下,果断地悄悄离开了,直到上车以后,她才给对方打了告别电话。
她说,自己能成功逃脱,是由于对方多少念点旧情,关键还多亏朋友的及时提醒和急中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