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陈星)时下,生活越来越好了,老年人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了,总是希望自己身体棒棒的,不给儿女增添负担。而一些商家就抓住了老年人注重健康的这种心态,开设了五花八门的健康讲座,然后推销保健品,将保健品功能说得天花乱坠,让老年人购买。
10月30日,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现在保健品的消费投诉日趋上升,保健品市场存在着夸大功效、质次价高等销售陷阱及质量等问题。
买来的保健品成为了废品
10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火车南站附近,家住锦绣天源附近的孙女士带着我们来到她家。在屋子的一角,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盒子包装。孙女士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她近80岁的老母亲一年内购买的保健品。
孙女士说,她母亲的身体好,只有点骨质增生和类风湿之类的小毛病。母亲一般会在火车站散步,就这样,认识了很多老年朋友,大家一讲到健康,就特别来劲。听隔壁的王大爷说有个药品对治骨质增生特别好,就跟着去买,一次性就买了10盒回家。吃了3盒,感觉没有效果,就没吃了,剩下的就放在家里没有动过。
老母亲在散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告诉他,有个地方有一个峨眉山下来的道士,治疗老人的类风湿和一些内科疾病特别厉害。将老母亲带到了这个人家里,所谓的道士给老母亲开了5副中药,收取了近800元钱,称吃了这5副中药,就能够药到病除。
回家后老母亲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孙女士,孙女士哭笑不得。她知道母亲是遭遇了医托了,要老母亲带着她去找这个医生,但是该医生却说来看病是自愿来的,买药也是自愿的,现在要求退款,是不可能的。最终,孙女士还是将这些中药收了起来,没有给老母亲喝,她担心喝了这些药会出问题。
理性购买保健品
市工商局12315申投诉中心的工作人员雷静表示,现在保健品的消费陷阱太多了,一些经销商在其销售产品时,往往打着“高科技”、“最新研究”等字眼,常使用“保证疗效”、“药到病除”、“无副作用”等绝对化语言,再辅以“专家”、“医生”讲座、消费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宣传。而一些老人不辨真伪,往往被这些销售手段所迷惑,等发现所购产品毫无功效时,那些经销商早已人去楼空,无处寻找。
雷静提醒,老年人如果觉得身体有不适,不要盲目地去买保健品,应该上医院检查。如果要买保健品,可以上正规的医院或者药房去购买,遇到各类保健品推销活动时一定要谨慎辨别,多留个心眼,做到理性消费。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还要看保健品的标志和批准文号,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同时保留购物凭证及相关宣传资料,一旦发生纠纷,应及时与经销商交涉或向有关部门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