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邵阳县
邵阳县“三盏灯”引领作风建设远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县作风办)今年以来,邵阳县突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和监督检查的约束作用,作风建设永在路上,确保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努力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

  点亮“航标灯”,率先垂范强作风

  以上率下承诺反“四风”。邵阳县从县委班子做起,从县直机关和23个乡镇场抓起,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强化作风建设。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自觉履行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并作出反对吃喝风、懈怠风、托拉风、“红包”风、烟酒风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示范带动开展专项清理。各级党政领导带头轻车从简,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带头开展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党政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及企业兼职等专项清理工作。在党政领导的示范带动下,截止目前,该县已清理清退多占办公用房面积10050平方米;8名在职县处级干部有在社会兼职的都已向组织提交了辞职报告;在企业兼职的41名同志都已辞去其企业兼职职务。

  带头“联乡驻村入户”接地气。每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一个群众工作站,接地气、聚人气、增底气。同时从县直机关单位选派100名党员局长(主任),兼任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书记。目前,“第一书记”共慰问困难党员群众3000余户,征集意见建议3600余条,化解村民矛盾纠纷200余起,为村民代办事务600余项,落实帮扶资金900余万元,完成新修水利、硬化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56个。1607名县直机关干部每人至少联系10户群众,628名乡镇场干部全部驻村,并联系所驻村的所有农户。逢年过节“入村串户走亲戚”,日常周末保持电话联系,力所能及帮助“亲戚”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点亮“警示灯”,有章可循抓作风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抽查、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等制度。严格落实公务用车管理、公务接待制度,完善《邵阳县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邵阳县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试行)》和《邵阳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及各单位的实际对全县各单位2014年招待费的控制基数进行重新核定。新核定的基数总额较去年压缩了20%以上。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今年1至8月,全县“三公”经费支出压缩25.4%,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现象明显遏制。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制定《邵阳县加强作风建设监督检查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效能监察通知》、《进一步规范评比表彰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严肃干部职工工作纪律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有关事项》,确保作风建设有章可循。

  强化制度执行检查。按照市委和县委要求,县纪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开展制度建设问题专项检查,组成5个检查组对22家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对23个乡镇场进行随机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制度建立和执行中的问题,分清别类,依据实情列出整改意见清单,逐项反馈给各单位,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点亮“禁止灯”,严督实查促作风

  突出重点对象督查。坚持突出主体、分级负责的原则,重点抓好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执行作风制度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及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将作风建设情况作为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重要内容。对出现违规违纪问题受到市纪委立案查处的,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强化重点时段督查。先后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组织开展作风建设明察暗访。今年以来,走访检查党政机关、酒店、居民小区、超市、饭店和娱乐场等14余次,保持正风肃纪强劲势头,让作风问题无处遁形。同时,对党员干部的监管延伸到“八小时工作”外,全方位、全范围的监管让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无处可藏。

  重视重点内容督查。加强对公款吃喝、公款送节礼、公车私用等重点问题的监督,通过加强日常督查和明察暗访、受理信访举报等多种途径,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做到有错必纠、违规必查。截至今年10月底,对7起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共查处各类违反作风建设规定案件12起28人,其中“慵懒散拖”9起18人,“索拿卡要”2起2人,工作日中餐饮酒1起8人。

作者:邵阳县作风办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