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袁光宇)11月25日,本报一版刊发《我们拿什么教育孩子》一文后,引起多方人士关注。现撷取部分网友的意见,供读者参考。
家长如是说
网友“曾曾”:作为一名资江学校学生的家长,我曾多次在该校阶梯教室参加过家长会。对于授课者的传经送宝,我每次都会认真聆听,做笔记,并对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现场拍照。课后,我会根据老师的讲课内容进行操作。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老师讲述如何制作孩子的个人档案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此执著地将孩子的点滴成长制作为“成长档案”。我相信,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对此倍觉珍惜并心存感激。
对于《我们拿什么教育孩子》一文中所说的家长作用重于学校,我深以为然。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一直关注孩子,陪伴孩子成长,这种伴随至少直到孩子离开家长到外地就学为止。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特点、爱好最是了解,如果贸然将自己的孩子全权托付给并不完全熟悉孩子具体情况的老师,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孩子在成长、在进步,家长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做一个聪明睿智的家长,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心理专家发话
网友“雨点”(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师曾瑞伟):“我们拿什么教育孩子”,这是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管不好自己的家长,能管好孩子?”一语,的确振聋发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学习的榜样,我们在给予孩子众多物质条件、优越生活环境的同时,却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言传身教。看了这个报道,痛心,担心!
很多家长会将孩子不积极、不阳光、不认真的状况归结于是孩子的原因,是老师的原因,是学校的原因,是社会的原因,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往往是把握在家长们自己的手里。我们常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孩子的成长,孩子就像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对复印件不满意,其根本原因还是在原件或是机器上,如果想让复印件更优秀、更完美,能做的是在复印前修改和完善原件,并保持复印机的正常工作状态。
作为一名在医院一线工作的心理咨询师,每日接待为数不少的急等修复的“复印件”,对原件自我提升的期盼和对复印机功能完好的重要性更是有着深刻的体会,真希望广大家长能够真正重视起来,做自我提升的智慧家长,而不要做着急上火或漠不关心的家长。因为,着急上火和漠不关心本身都是无能的表现。
众多网友点评
网友“自由行走的花”:被称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的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女士曾说:“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我认为,当代家长除了要懂一点营养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懂一点心理学。我曾在网上读到过我国家庭教育专家林文采博士与家长的一段对话,很有启发,建议大家上网搜寻一下,一定会有所收获。
网友“莎莎”:大家不要一个劲地指责家长,也许是老师讲的内容太枯燥,太干巴,实在不忍卒听,家长才……
网友“莫老爷”:老师讲课,家长睡觉、交头接耳等,最起码是对人的不尊重。希望邵阳的家长少打点麻将,少刷点手机,多把时间花在教育孩子上,否则我们邵阳永远是一个落后城市。
邵阳市家庭和谐促进会QQ群全体网友:欢迎邵阳的所有家长加入我们的QQ群,大家一起来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尤其欢迎在资江学校家长会上表现欠佳的家长们。
网友“华华”:我是市区一名小学校长,常常在各种教育理念中挣扎。当有人说“教育不是万能的”时,我就觉得心中放下了一个包袱;而当另外有人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时,我又觉得“压力山大”。教育理念的纠结常让我这个校长睡不好觉,家长的不理解、不配合也让我身心憔悴。本来本学期想带孩子们出去多搞些户外活动,有的家长说我们学校是想捞钱,有的家长则害怕自己的孩子身体吃不消,干脆只好一天到晚把孩子关在学校里。还有一次,学校搞文艺演出,一名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家长带着一大帮人来学校大吵大闹,上课都受影响。其实,孩子仅仅是膝盖摔破了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