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本网记者试乘G6513次高铁 在长怀段体验“极速前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体验团”成员参观站台。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林森 申兴刚)12月13日,沪昆高铁长怀段“感受高铁,感受科技”试乘体验活动如期进行。本报记者作为“体验团”成员登上G6511次动车组,感受宝庆大地上跳动的“高铁脉搏”。

  10分钟,15座隧道

  9时10分,“体验团”成员从邵阳北站持证上车,向着长怀段终点怀化新晃西站出发。记者所在07号车厢是高铁的二等座车厢,车厢内干净整洁,套着蓝色布罩的座椅较为舒适,两排座位之间的空间距离也较大,给乘客足够的活动空间。

  高铁从邵阳北站向西行驶后,仿佛开启了“隧道模式”,刚穿过一座隧道,转眼之间就驶进了另一座隧道。记者仔细计算了一下,在出站后的10分钟内,高铁陆陆续续穿过了15座或长或短的隧道。

  邵阳与怀化位于多山地带,座座连绵的山脉在过去是一道道天然屏障,阻碍了两地的联系与交流。早些年,从邵阳前往怀化必须翻越雪峰山天险,即便邵怀高速开通后,车程也需2个多小时。

  然而让一切变得不再相同,从邵阳北站到怀化南站仅仅耗时37分钟。当高铁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将两地串联起来,沿路的隧道也仿佛成了一座座攻坚克难、不畏天险的精神丰碑。

  小细节,大关怀

  10时16分,高铁抵达新晃西站。在稍作停留的时刻,“高姐们”(高铁女乘务员)按动座椅上的开关,将车厢内的座椅进行180度的翻转,为向长沙南的折返做准备。原来座椅上的开关竟然还有“为你转身”的强大功能,这让记者也小小惊讶了一下。

  10时30分,高铁从新晃西站出发,记者在车厢内展开“全方位搜索”,寻找沪昆高铁的别样变化。“座位下有充电插座,再也不用为手机没电发愁了!”这是记者最惊喜的发现。记得去年乘坐武广高铁时,还一直对手机半路没电而记忆犹新。现在一个同时带两孔和三孔的插座近在眼前,很能很好地解决乘客的“无电之忧”。

  窗沿的变化也让记者感到小小的欣喜,印象中过去的窗沿都是有弧度的窗沿,不能在窗沿上放置一些小物品。现在窗沿是一道约7厘米宽的水平槽。虽然只是一个设计细节的小变化,但是却为智能数码时代的乘客们提供了便利,不仅能放置手机等物品,也为靠车窗喜爱拍照的旅客起到了支撑作用。

  此外,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设置了大件行李存放架,每隔几届车厢便设立了一个能推进轮椅的、安装坐式马桶的残疾人专用卫生间,这也体现出高铁上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奔跑吧,邵阳人!

  从怀化开往长沙的途中,记者拿出秒表记录了一下时间。由于是试乘车次,中间无需停靠任何站点,从邵阳北站到长沙南站仅耗时39分3秒。高铁在自西向东的行程中实现了一次极速奔跑。

  “体验团”成员王卓第一次坐上长怀段的高铁,对他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他也有着很复杂的心情。作为市城建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的一名管理者,他从今年2月26日便扎根在邵阳北站,和同事们一起担当起邵阳北站广场和站前路的建设工作。在克服了诸多困难后,6万平方米的广场、3万平方米的两侧绿化带以及1.2公里的东段站前路已经进入扫尾阶段,在正式通车前确保顺利完成。

  “作为一个邵阳人,能坐上家乡的土地开起的高铁,觉得很激动。能够参与到邵阳北站的建设工作中,也觉得很自豪。这辆高铁跑起来还是挺平稳的,乘坐体验也很舒适。”王卓说,他现在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邵坪高速能尽早通车,这样就能更方便地连接市区和高铁站,吸引更多人能更便捷地乘坐高铁。

  高铁出,湘道易

  13时15分许,“体验团”成员从邵阳北站下车,在沪昆高铁长怀段完整地跑了一个圈后,结束了约4个小时的高铁体验之旅。极速奔跑的高铁,穿越湘西南地区重重的自然障碍,给沿线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高铁一出,湘道不再难行!

  车厢环境好、车辆运行平稳、速度快捷成为大多数“体验团”成员们的共同心声,但他们对邵阳首通高铁也有各自的期许和建议。

  “高铁上的通风设施还可以更提高一些,现在还是感觉有一点空气不流通,改进以后乘车的感觉会更舒适。”

  “从市区到高铁站还是有一点远,邵坪高速如果能快一点建成就好了。暂用的连接线有些路段弯转得比较大,道路也有点窄,建议交叉路口能够多弄一些警示和提示标志。”

  “由于沿路要经过很多隧道,所以长怀段上手机网络信号很差。如果可以增设WiFi就好了,这样也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多便利。”

车上,试乘团成员观看随身携带的影片。

宽敞舒服的高铁车厢。

乘务员笑容可掬

原本有弧度的窗沿改造后还能放置手机等小物件。

座椅下的电源插座。

作者:林森 申兴刚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