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谢文远 通讯员 唐高波 朱墨)12月10日,行走在北塔区的大街小巷,清洁亮丽的环境令人神清气爽,而路边一座座美观别致的公厕更是成为独特的风景。今年来,北塔区环卫局突出公厕、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作车辆等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实施“管理精细化、定责网格化、清扫标准化、巡查常态化、渣土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方法,各项工作不断提质增效,北塔区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环卫基础设施不足一直是制约北塔区环境改善的瓶颈,也是北塔区环卫部门亟需破解的难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今年来,北塔区投资1100万元,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推进公厕、垃圾中转站高标准、高质量改造和新建。在汽车北站等人流密集地合理设置公厕,并改造提升单位、居民区公厕,对新建城区提前做好公厕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实施。至目前,全区新建、改造公厕23座,其中新建公厕4座、公厕提质7座、旱厕改水厕12座,蹲位总数257个、小便斗84个;建设水平式垃圾中转站14座,垂直式垃圾中转站7座,极大地改善了环境卫生、提升了城市品位。同时,垃圾收集设施坚持城乡一体配置,新建垃圾屋40个、垃圾箱4个,增配垃圾桶350个,安装维修果皮箱550个,实现所有社区、村环卫设施全覆盖,形成了“垃圾桶-垃圾屋-垃圾围-垃圾中转站”四位一体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北塔区环卫局实施“管理精细化、定责网格化、清扫标准化、巡查常态化、渣土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方法,促进工作不断提质增效。今年来,该局依托制度管人管事,提升环卫工作精度,出台了《北塔区环卫局路段管理考核办法》等10余个管理制度,要求全局5个路段、一个清洗班、公厕及垃圾中转站和车队开展局班子成员联系活动。每名局班子成员联系1到2个点,共同参与路段、班点的管理,挂点领导和机关干部职工津补贴和责任区域卫生工作质量挂钩,从而使环卫工作由粗放型向全覆盖、无缝隙的精细化管理的转化。在定责上,每一条路段都实行一名班子成员、一名管理人员、一名清扫人员、一名保洁人员“四员定位”,每座垃圾中转站、每一所公厕实行一名班子成员、一名管理人员、一名工作人员“三员定位”,责任具体到人,做到每天有巡查、作业有登记、问题有交办、工作有衔接、落实有回查、效果有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