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被拆除,现场清理完毕。 陈贻贵12月16日摄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陈贻贵)12月16日上午,细心的邵阳市民李莉路过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时惊讶地发现,这里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内有碍观瞻、与文物原貌不相协调的一栋两层红砖结构的民房被拆除了。
李莉打听得知,原来这栋民房的主人已经得到安置,终于告别了十年的租房生活,如今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这当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事情还得回到十年前。2004年,为保持文物原貌,不影响“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基本功能,双清区文体局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内这栋民房的住户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住户腾退搬迁出去,由开发商解决一套安置住房。
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开发商一直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从而无法对拆迁户进行安置。虽然双清区文体局多次出面协商,但仍旧未果。
苦于没有资金对住户进行安置,双清区文体局最终想出了一个权宜之计:由住户自己租房居住,租金全部由他们来支付。而他们没想到,安置问题一拖就是10年。住户租房10年,他们为此支付了约6万元的租金。
双清区文物管理所为了彻底解决此事,今年向双清区政府进行了汇报。双清区政府高度重视此事,最后同意拨付了35万元安置费,为住户在市区汽车东站附近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电梯房。住户得到安置后,他们随即对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内的这栋民房进行拆除。12月16日,拆除清理工作全部结束。“花这么多钱安置文保单位内的拆迁户,这是双清区文物保护有史以来投入最多的一次。”所长邓飞舟感慨地说。
说起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很多人或许有些陌生。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位市区昭陵西路两路口28号,又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湘通讯处,原设长沙市。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被日寇占领,湖南腹背受敌。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于11月中旬火烧长沙之后迁往沅陵,省政府迁往耒阳,长沙处于混乱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并继续领导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开辟以邵阳为中心的湘西南抗日救亡革命根据地,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于1938年11月下旬由长沙迁往邵阳,叶剑英、徐特立等100多名党的优秀干部和领导人先后来到邵阳,以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为掩护,从事抗日救亡革命活动。2002年,省政府将该处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被拆除之前的一栋两层红砖结构的民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