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慢学期”,孩子们摆“pose”的劲头更足。
邵阳新闻在线讯(实习生 罗玉莹 记者 袁光宇)因为2014年闰了一个农历九月,“长学期与长寒假”问题随之而来,特别是一些中小学生的家长,格外关心自己的孩子将如何度过这个“长学期”和即将到来的“长寒假”。近日,记者接连走访了城区部分中小学校,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对话。
●话题一:如何应对长学期?
策略(一):提前“预警”型
双清区华竹小学、北塔区高撑小学等学校认为,闰月是每隔四年就会出现一次的历法现象,许多学校已见怪不怪。早在学期之初,这些学校就提前安排了应对措施:首先是要求教师相对放慢教学进度,争取把每节课上得更好更精;其次是上完新课后,要求将复习计划制定得更周密详细;再次是更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这个学期长对应的是下个学期短,这个学期比普通学期长了约一个月,那么下个学期就会比普通学期短约一个月。为此,我们学校规定,本学期新课上完后,除了做好复习迎考外,建议各年级本学期上完下学期语、数两门课程第一单元的新课,以解决下学期时间太紧张的矛盾。”高撑小学教学副校长陈小娅说。
“我们与高撑小学不同的是,只建议毕业班级往前赶课。学生难得遇到这么一个长学期,低年级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参加一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华竹小学负责人高华表示。
策略(二):故意“放纵”型
城区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这种模式,即开学之初并不进行提前部署,跟普通学期一样按部就班开展教学工作;一旦“长学期”特征日益凸现之后,再顺其自然安排应对措施。
“每一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统一要求加快进度或放慢进度,都可能影响老师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提前较长时间上完新课的班级,既可以适当接触下学期的新课,也可以把精力放在加强复习巩固上,还可以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到现在还没上完新课的班级,可以继续精雕细琢后面的课程,做到上完一课消化一课。”一位校长说。
“说老实话,我是故意将这个长学期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太累,抓住这个机会让大家都放松一下,何乐而不为?我们学校早在元旦放假前就普遍结束新课了,元旦假之后,我们学校几乎天天都在搞活动:运动会、校园十佳小主持人大赛、作文比赛、课间操比赛、教学比赛等,疯狂地搞,老师和学生都喜癫了!”另一位校长反映。
策略(三):消极应付型
这种现象发生在城乡接合部或远郊个别学校。这些学校既无提前部署,又无临时应对措施,对老师和学生均采取“放羊”政策。“这段时间我孩子放学后天天在外上网,回家也几乎不要做作业。现在离放假还有半个多月,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一名家长着急地说。
●话题二:长寒假是个伪命题
“‘长学期’的确是存在的,但是‘长寒假’却是个伪命题。”1月13日下午,高撑小学负责人李结良说,“本学期比往常普通学期的确约长一个月。但是我们学校从2月7日开始才放寒假,而3月2日、3日这两天就必须报到开学,整个寒假比去年寒假还少了一天。”
据了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曾规定:本学期各小学期末考试不得早于1月30日,而下学期的开学时间统一规定为3月2日至3日。因此,我市城区学校应该普遍不存在长寒假的现象。
“可能是部分高校产生的“长寒假”现象,让家长们联想到中小学也会存在这种情况。”一位中学校长解释道。
●话题三:今年寒假怎么过?
今年寒假虽然跟往年寒假相比并无多少特色,但是诸多校长还是对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参加对话的15名中小学校长中,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当前的文明卫生创建活动。
“目前正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家长引导孩子一起参与自己家庭、附近社区和周边街道的创建工作,既力所能及,又很有纪念意义和社会意义。”一位校长提醒广大家长。
而资江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英歌则开出了参加创建活动的具体“药方”。他说:“参加国卫创建活动要重视三个方面:参与与体验,表达与记录,总结与反思。即要求孩子在参活动的同时,要对活动进行书面记录,并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与回顾。这样才能增进孩子情商,有效提高其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