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马路市场消失 老式公厕变新 创国卫后让市民们眼前一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从铁砂岭路到红旗路,看着干净整洁的路面,感觉这座城市漂亮多了。”3月18日,说起“创国卫”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在红旗路上负责临时停车位收费的赵淑娥,满心喜悦。

  2014年初,邵阳市专门成立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开启了一场创国卫的攻坚战。一年里,市城区开工建设农贸市场42个,其中17个正式营业;完成公厕改造226座,新建28座;拉通断头路15条,提质改造小街小巷367条。一年来的不断努力,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更好。

  小区干净卫生,居住更适宜

  李万祥是曹婆井社区居民,早在1974年,他就住进曹婆井医药站家属区,至今已有40余年。

  在李万祥的记忆中,这栋家属区的卫生环境曾经很糟糕。楼下的小巷里,到处堆放着居民们丢弃的生活垃圾,很长时间没人清理,散发着阵阵恶臭。不少居民家的下水道经常堵塞,污水横流,一直得不到解决。

  如今,走进家属区,在小巷里基本看不到垃圾,每天都有人负责打扫,“里面的每一级楼梯,都扫得干干净净。”李万祥说,现在家里要是有下水道堵塞之类的难题,只要一个电话,社区工作人员就会马上赶到,把问题处理好。“卫生环境好了,住在里面舒服多了。”

  没了马路市场,生活更清净

  刘翠在邵府街居住了3年,经营一间小卖部。以往每天大清早,她的店门口就被菜农们堵得水泄不通。整条街道上,到处都是蔬菜摊、水果摊,叫卖声不断,只有晚上才会安静下来。“那种拥挤吵闹的场面,让人很烦躁。”更让刘翠头疼的是,摆摊的商贩走后便留下一地的烂菜叶、塑料袋等垃圾。

  2014年年底,新的邵府街农贸市场建成,沿街摊贩将摊位都搬进菜市场,整条街都腾了出来。刘翠说:“走在这条街上,才意识到原来街有这么宽,再也不用挤着走了。”原本堆满垃圾的街角处,也被扫得干干净净。刘翠还看到,距离自家小卖部不远的地方,还安装了几个摄像头,“这样我的店也安全些,被撬的现象少了很多”。

  王女士在邵府街农贸市场的门口租了一间门面卖水果。农贸市场建成之前,她一直在街边摆摊卖水果,“现在有了门面,不用日晒雨淋,东西也不用每天搬来搬去,轻松很多。”摊主唐长庚说,市场里的卫生比街边上干净多了,“卫生环境好了,不仅我们卖菜的受惠,来买菜的市民也觉得方便些,我们希望卫生工作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告别老公厕,如厕更舒心

  “以前的厕所臭烘烘的,现在改造了之后,强多了。”在复兴巷经营服装订做门店的肖女士说,这一带的店铺都没有厕所,大家都要到公厕如厕。可是一想起这家公厕以前的样子,语气中还带着嫌弃。她说,以前的厕所是老式厕所,厕所蹲位没有门,冲厕所也是一次性冲到底,“自动冲水的经常冲不干净,厕所里面又脏又臭。”

  2014年8月份,这座公厕完成了改造,重新投入使用。男女厕所分为上下两层,地面上还铺上了防滑地板砖。厕所的蹲位也多了,并且蹲位都是独立开来,单独冲水。在公厕周边,竖着指示牌,方便路过市民寻找。“每天来这里如厕的人很多,大家对厕所的卫生都比较满意,搞得挺好的。”

作者:宁如娟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