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宋三刚 实习生 李冬雪)“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只能‘互送安康’。”5月20日端午节当天,一条微信在网上传开。一时间,朋友圈间的端午祝福都将“快乐”变成了“安康”。
“普及点知识:快到端午节了,有不少朋友又要在互祝‘端午节快乐!’错了!各位亲: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日子。所以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说,要扫盲了,不是所有节日都给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记住了?!”以上是帖文的内容,看到其中还有“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的言语,网民们深信不疑,纷纷转发到朋友圈,并嘱咐“端午节不要互祝快乐”。
就在该消息刷屏了朋友圈时,网上又有人发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连发数条微博,质疑端午不能祝快乐的说法并无依据。在微博上,张颐武称,端午虽纪念屈原,但也是祛除疾病瘟疫的节日,有祛病祝吉祥之意。乐观和开朗也是这个节日的应有之义,无需太拘泥。他还引经据典称,唐玄宗诗作《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就写道,在端午“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诗圣杜甫也有诗吟诵皇帝在端午赐衣的快乐,晏殊作品“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也是在端午祝福大家快乐。
关于端午节究竟能不能祝快乐,说什么祝福语合适的话题再度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对此,邵阳学院研究古代文学的于光荣教授谈到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端午节互道“安康”和“快乐”都是对节日美好的祝愿,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许,都可以说的,没什么大关系,古代可能在这方面有一些忌讳,但那也只是个别人的传言或者个别地域的风俗而已。他表示,对于这些节日来讲,说什么祝福语没有特定的要求。研究中国文化的陈丹副教授告诉记者,端午节安康主要源于人们对节日性质的理解,目前来看对端午节传统有不同的解释,当然现在比较被大家认可的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投水,如果说节日“快乐”的话听起来不太妥当,就会说节日好、节日安康之类的祝福语,他强调其实说什么无所谓,每个人有每个人对节日的不同理解,除了平常经常说的,还可以创造性的增加其他的祝福语,其实经常说节日快乐也是我们语言表达贫乏的一种表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学会区分不同节日的性质,不要把每个节日都变成了吃喝玩乐,更应丰富其文化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