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宝庆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交云向外推广宝庆竹刻艺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张交云的竹刻作品《隐士》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陈贻贵 实习生 周鹏)6月19日,一踏进张交云位于魏源文化市场内的工作室,便被其室内古香古色的木制椅子和柜子上琳琅满目的精美雕刻工艺品所吸引,一股艺术气息顿时扑面而来。“这次参展,不仅向外推广展示了宝庆竹刻艺术,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结束全国非遗联展之行返回家乡后,张交云感触地说。

  6月13日至18日,“中华技术·百县技艺”昆明官渡第五届全国非遗联展在云南昆明市官渡古镇举行,全国100个县100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项目集中亮相,我市宝庆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交云应邀参展,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手艺人“斗艺”,向参观者展示了宝庆竹刻的魅力。

  此次,张交云共带去了七件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竹青和竹簧雕刻作品。作品《知音》取自一天然的凹形竹节,松树下一位仙人抚琴弹唱,背后行云流水,意境深幽。《农家》反映的是农家的人生产生活,簸箕、米筛、箩筐、竹篮等日常生活用具跃然于上,纹路清晰可见,生动形象,极富立体感。最让人拍案叫绝的作品当属作品《隐士》,深居山林的隐士每日煮茶读书,自得其乐。画面中,柳树随风飘扬,树枝刻画得深浅有致、山水层峦叠嶂,让人叹为观止。

  技艺精湛的张交云出生在一个雕刻世家,之前曾是一名木匠。年轻时,张交云跟随父亲学习木工,做家具,在家具上雕刻一些图案。可是到了后来,随着现代家具业的发展,请木匠做家具的人家越来越少。于是,张交云便在上个世纪90年代转型潜心研究竹雕艺术,向宝庆竹刻一代宗师曾剑潭等邵阳竹刻前辈学习雕刻技艺。因为之前有过木雕的经验,他学习竹雕来可谓是得心应手。他擅长竹青浮雕和人物雕刻。近20年里,创作了300多件竹刻作品,以竹青浮雕笔筒、笔搁居多,均为自己原创题材。

  2006年至2009年,张交云赴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进修三年,美术方面的艺术素养和绘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扎实的雕刻技术以及勤奋好学的心态,使他在竹雕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他在“百花杯”、“金凤凰”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赛中多次夺得大奖,并先后获评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宝庆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交云现在带了几个徒弟,然而在竹刻上特别有造诣的却不乐观。“现在的年轻人坐不住,不能坚持。我想让我大儿子学,可他对竹刻没有兴趣,不愿意学。”张交云说,竹刻艺术是一项技术活,因为竹子很脆、很硬,初学者一天下来整个手臂都是酸痛的。因此,这就需要学会对手力、腕力的把握。起刀、收刀、回刀,刻画出深浅不一的线条,这个是最难把握的,没有三五年的功夫,根本做不好。由于常年累月的握刀雕刻,他手上留下了厚厚的一层茧。

  此次全国非遗联展,我市竹刻艺人王浩宇、海建新也携带各自的作品应邀参展。

   

 

作者:陈贻贵 周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