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被拐女孩邵阳寻亲》后续 父女相认“五保老人”不再寒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贺旭艳)受益于公安民警、“宝贝回家”志愿者和邵阳爱心人士的寻亲接力,7月3日晚上,新宁县崀山镇肖市村60岁的村民李祖明和失散十一年的女儿李秀红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鹿窝派出所紧紧相拥,哭成泪人。当地两百多名围观群众,无不动容。

  李秀红是本报6月26日的报道《被拐女孩邵阳寻亲大家一起来找找》的主人公。陪同前去认亲的还有她的堂姐夫何烈明和一个表姐。据何烈明介绍,李秀红智力发育不及常人,所以对以前的事记不清楚。她出生于1986年,2004年端午节丢失。比她大两岁的哥哥,12岁时就掉水里淹死了。李秀红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身材瘦小,母亲智障。她丢失后,家里报了警,家族亲人四处寻找,还托外出打工的人到广东等地寻找,但找了好几年,都没有音讯。两位老人孤苦无依,已被当地政府列入五保户。

  李秀红被在广州打工的贵州息烽男子邬忠国带回家后,为其生育了一对双胞胎男孩。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李秀红也越来越思念自己的父母,常常在梦醒后告诉丈夫,自己又梦到父母了。梦里,父亲问她,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因为以前从妻子嘴里问不出她家住哪里,想为其寻亲的念头屡屡作罢,而今看到妻子思亲心切,邬忠国就陪她向当地派出所求助。于是,一则语焉不详的寻亲信息发布于宝贝回家网站。寻亲人的名字用的是她所记得的书名李艳红,而不是身份证上的李秀红。信息经爱心人士在邵阳公益群里转发后,本报记者几经曲折,在宝贝回家志愿者帮助下联系到李秀红,证实其是邵阳人,做出了报道。见报当天即被李秀红在深圳工作的邻居和同学李迎春,通过本报电子版认出。消息传回新宁,于是有了这次认亲之行。

  当天,贵州省的“宝贝回家”志愿者下午2时就在贵州火车站接站。下午四时接到以后,大家赶到息烽县鹿窝派出所时已近7时。老人一路抹泪,见到女儿,两人几乎都在第一眼认出了对方。抱头痛哭的相认场面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一对双胞胎外孙,也一起向外公下跪相认。因儿死女失踪而长期陷入苦痛的老人及其老伴,膝下从此不再寒凉。

作者:贺旭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