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村干部为修路与妻子离婚 多年后妻子身患癌症硬汉求复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苏勤 段霞)7月18日傍晚,在北塔区茶元头乡刘黑村村主任岗位上忙碌了一天的刘海波,“乖乖地”来到前岳父岳母家,照顾身患重病的前妻。自2013年底前妻被查出身患子宫癌后,他坚持一天不拉地前来苦苦追求前妻。

  今年47岁的刘海波是刘黑村7组人,1987年应征入伍,1989年入党,1990年退伍后,在双清区麻子洼一带从事水果批发生意。1993年,经过自由恋爱,他与小他3岁的廖晓红喜结连理,次年有了一个胖乎乎的儿子。

  这个幸福家庭的转折从2005年开始。当年,他被选举为刘黑村党支部书记。刘黑村一度党组织涣散,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村民通过一条泞泥不堪的毛马路与外界保持联系。“脚下有多少土地,心中就有多少责任”,面对家乡40多名党员和2000多名群众的信任,刘海波倍感压力巨大。“要想富,先修路”,对村里1.8公里的毛马路进行硬化,成为他率领的新班子的当务之急。

  那时,国家还没有出台道路村村通政策,预计需38万元投资的村道硬化工程全靠村里自筹。该村在通过开办沙场和砖窑等筹得资金23万余元后,尚有14万元道路硬化资金缺口。开始,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廖晓红经常来村里给丈夫送钱,少则1000元,多则5000元。可是有一天,当她因需进货而到银行提取现金时,发现银行卡里居然有10万元不翼而飞。一查,原来是丈夫取走用于村里修路了。这些钱是夫妻俩12年以来共同起早贪黑积累下来的几乎全部积蓄。廖晓红怒不可遏,当即与丈夫爆发了第一次激烈争吵。

  争吵过后,廖晓红冷静下来。“钱既然已经用出去了,而且也用在了正道上,那就算了,但我们必须想办法把钱重新挣回来。这样吧,修完路以后,你得回来跟我继续一起做水果生意。”廖晓红与丈夫这样商量。可刘海波嘴上答应,却被2006年开始的新农村建设完全拖住了身子:村里要开通自来水,要建村活动中心,要整治700亩蔬菜基地……他不但没有兑现对妻子的承诺,反而连家都很少回了。

  “我钱没有了,人也没有了,这日子再也没法过了!”廖晓红忍无可忍。2008年3月,夫妻俩办理了离婚手续,廖晓红当时还绝情地将两人的所有合影一一剪开。

  2013年腊月,忙于村务的刘海波突然接到儿子从长沙打来的电话:“妈妈得了子宫肌瘤,这个月的农历二十六要在湘雅附三医院做手术。”刘海波一听,疯了似的赶到长沙看望前妻。等子宫肌瘤手术做完,廖晓红又被确诊为患有子宫癌。犹如晴天一声霹雳,刘海波惊呆了,愧疚甚至是悔恨的泪水,漫过他脸庞。他紧紧抱着前妻:“晓红,我对不起你,我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爸爸……”可倔强的妻子,却把脸别过一边去。

  廖晓红又经过两次手术,花去医疗费10多万元,病情总算得以控制。这些年来,刘海波家那座土砖平房早已无法居住,他本人与父母一直寄住在弟弟家中。把妻子从长沙接回邵阳后,他只得将前妻再次安排在前岳父岳母家。从此,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即使村务再忙,他每天都要“厚着脸皮”前去陪伴和照顾妻子。他向前岳父岳母和前妻表示:我们一定要复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刘海波一年多的苦苦追求,终于让倔强的廖晓红软下心来,最终答应与刘海波复婚。“我是不会轻易将晓红接回家的。我要把新房子修好后,再敲锣打鼓把她接回来举行第二次婚礼。”刘海波表示。

  “刘海波是因为我们刘黑村离的婚。这里的乡亲们都说,到海波复婚的那一天,我们村要好好热闹一下。”与刘海波一起打拼了11个年头的60岁村秘书刘光凡说。

作者:袁光宇 苏勤 段霞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