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南下打工十年拼搏才与家人相聚 台企高管投身公益乐助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图为戴方财在独宿村给留守儿童发放新衣和助学金。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贺旭艳)在邵阳外出打工创业的人群中,他不是有着传奇故事和辉煌事业的那一类。但是,从农民工变身深圳台企高管,并成为广东城步商会和大邵公益组织的积极分子,戴方财以多重的社会角色扮演,让人们看到了平凡人最质朴也最可贵的情怀。

  励志打工,学徒蝶变台企高管

  今年43岁的戴方财出生于城步茅坪镇桐龙村。初中还没毕业的他,和乡村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于1999年南下打工。没有背景,也无甚盘缠,一同上路的,除了“父母吃了太多苦,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朴素信念,就是母亲的再三嘱咐“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到达深圳宝安沙井后,人生地不熟,幸好在车站遇到一个同乡。在老乡与人合租的小单间里,他用两条凳子当床,在蚊子的叮咬中熬到了天明。天刚亮,正准备去找工作,出门就看到很多治安人员在查暂住证。惊恐地返回出租屋后,老乡带他到派出所办了一个暂住证。办完证,身上只剩下30元了,这便是两个人全部的生活费。第三天是妻子30岁生日,他花一元钱买了一个皮蛋便是庆祝了。好在第四天,这位老乡带来消息,说是一个工厂在招喷油工。在老乡帮他垫交了200元介绍费后,他来到一家玩具厂当起了学徒工。虽然经常挨师傅、班长、主管的骂,甚至被克扣报酬,但他坚持下来。

  2000年底,深圳精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喷漆技术员,他出乎意料地应聘成功。这是一家拥有4000多人的台资企业。深感幸运的他,从上班第一天开始就自我激励:“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得努力找工作”。为此,他每天早上七时就来到公司开始忙碌,晚上十二时才下班回家。连续一个月,每天加班6个小时。

  戴方财认识到,“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没有付出一定没有回报。”他以宽和谦让的态度善待同事。每年春节期间是公司最忙之时,他连续十年放弃了回家团聚的机会。他的表现得到了管理层的认可,并于2003年被提拔为领班,进入了管理干部行列。2006年跻身中层管理人员,2009年又晋升高层管理。

  2010年,他终于在离乡十年后第一次回城步和家人团聚。这时的他,已经不再需要像以前那么辛苦了,时间上也有了更多的掌控权。虽然台企的收入是秘不外宣的,但作为大都市的白领阶层,有房有车,还有余力做公益慈善活动。“能够让人看到,我终于为老爸争光了!”

  孝亲报恩,继子力担养老保障

  令戴方财一直想为其争光的老爸,其实不是他的生父。他的生父在他5岁时因病去世。母亲再次择偶时,放弃了人家介绍的国家工作人员,而是选择了他当农民的继父。“母亲看中的是他能一心一意把我们三个小孩养大。”戴方财还有一个听力残疾的哥哥和一个姐姐,排行最小的他随继父姓了戴。

  继父对他们视如己出。戴方财记得,8岁那年的秋天,他感冒发高烧,继父干完农活回到家已是下午六时。见他生病,饭都没吃,背着他就往医院跑。镇医院离他们家有五公里,到医院打完点滴退了烧,又连夜背他回家。饿着肚子在盘山小路来回奔波了两三个小时,到达家里已近凌晨。12岁那年,姐夫因为砍树与人发生产权纠纷,对方持刀相向。继父勇敢地替姐夫挡下了砍下来的刀,因受伤过重,休克在地。后来送医院抢救过来了,却落下了左脚终身残疾。

  戴方财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记着继父的好。20岁时,一位亲戚想给他介绍一个对象,对方在国营农场工作,还可以帮他也进农场。而继父却想把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他。戴方财明白,继父想亲上加亲,为未来的养老多一层保障。虽然这个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子,年纪比他大三岁,身高、学历、工作都不符合他当时的理想,但孝顺的戴方财欣然接受。为了让老人宽心,正读初三的他连书都不读了,去帮身体不好的未来岳父干活。老人站在田埂上教,他就在水田里边学边做。

  为了证明继父没有白养他这个儿子,戴方财誓言要改变家庭的命运。他先是与人合伙开了一个小厂。后来因他喜欢写文章,被当地的保险公司看中。每月两千元的收入,无法达到他回报父母恩的目标,加之继父连续三年承包土地种西瓜亏损了5万元,戴方财决定外出闯荡,为父还债。

  打工的岁月,整整十年他没有回家。每到春节,都是妻子回家陪伴老小过节。已经读大学的儿子,他仅仅在其高三时请了一个周假回来。妻子回家乡生女儿,他也不在身边。长期未在身边陪伴,令他对老人充满了愧疚。但他的孝心没有缺席。父母的养老责任,医药费用,全由他一力承担。2013年母亲住院,自己不能请假,就让妻子随侍在侧。去年母亲节,他利用假期陪伴母亲游白云湖的照片还入选了本报“我带妈妈上头条”。今年初母亲离开人世后,他让妻子辞去工作,专门在家照料父亲和女儿。今年7月休假回家,他又特意将父亲接去深圳同住,由他守在身边尽孝。

  投身公益,游子乐做助学先锋

  几次回乡探亲的经历,使戴方财对城步山区那些和当年的他一样困难的学生有了深刻的感受。2013年的一天,他和朋友玩牌输了3000元,当下即想到:“我们在牌桌上随随便便上千元输赢,为什么不用这些来助学呢?”不久,他在邵阳新闻在线网站看到简单助学群的QQ号码,使申请加入进来。当年9月,他和新邵一位爱心人士共同资助了一名贫困学生的学费。2014年10月,又和几位志愿者在城步开展了助学走访活动。

  今年1月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召开成立大会,他特意从深圳赶来参加。今年2月再度回邵,先是参加了长沙快乐公益组织在汀坪乡开展的助学活动,接着联系了大邵公益组织在城步兰蓉乡开展助学走访活动。戴方财深深地感受到公益的魅力,并迸发出更大的热情。回到深圳后,他积极向身边的朋友发动。今年4月清明节回邵时,他带回了他和一位朋友出资购买的一千元图书,捐给了茅坪中学。同时带来了另一位爱心人士为一位贫困学生捐赠的1000元助学款。他还和大邵公益志愿者一起,为汀坪乡独宿村小学的15名留守儿童,每人送去了一套新校服、一双新鞋子、一个小红包。所花的5000元费用,全部由他捐赠。了解到茅坪中学缺路灯,他发动广东城步商会的30位会员迅速捐出了共4万元资金,其中他个人捐赠6000元。

  7月12日,戴方财再次回到邵阳。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送去自己捐赠的50件红马甲。接着和会长开车到了贵州,一方面带父亲和妻儿去遵义旅游,“圆老人家的心愿”。另一方面将城步最美媳妇王付莉送到怀仁市的娘家探亲。回到城步,他又代表广东城步商会的众筹会馆,为推广家乡的绿色生态产品进行考察。等茅坪中学的10盏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好,他出席了7月23日举行的捐赠仪式。得知工程尚差1500元尾款,再度解囊认捐。

  眼看7月26日就要离开邵阳了,他仍然没有闲着。24日随大邵公益的5名志愿者在城步儒林镇走访了两名贫困学生,25日又奔波300公里,在汀坪乡走访了三个村的五个小孩,现场他个人就为这些孩子捐出了800元助学金。

  一趟探亲之旅,成了满满的公益之旅。7月20日是他的43岁生日,这也是他16年第一次在家里过生日。面对他挚爱的亲人和大邵公益“家人”,他把所有的情感付于酣畅一醉。“回去以后,我将促成广东城步商会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248个会员,每人出1000元就有20多万,能好好地帮一帮家乡的留守儿童和贫困老人。”这是他临行前的豪言,更是他发自心底的真诚愿望。

作者:贺旭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