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八月一日市区三百多名老兵欢聚一堂 忆往昔峥嵘岁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看着一件件战争实物,老兵们心潮澎湃。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陈贻贵)50年前,他们奔赴抗美援越的战场,挥洒青春与热血;50年后,开始步入古稀之年的他们,带着对部队、对战友的思念再次聚在一起。8月1日上午,300多名老兵在市区欢聚一堂。

  老兵联谊会组织者姚绍斌介绍,对他们来说,当兵是一种历练,让爱国情怀深深地扎根在心里。从2012年开始,每年的八一建军节,他们都会举办联谊会,回顾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上了年纪,便会格外怀旧,每一次聚会感触都很深。没有当过兵的人,是无法理解战友之间这种感情的。老兵们年龄大了,走不动了,今年是我们最后一次聚会了。”姚绍斌伤感地说。

  聚会现场,战争实物展格外引人注目,引得老兵们竞相观看。桌上摆放着特制的毛主席纪念章、解放鞋、子弹壳、军被等,绳子上悬挂着烈士名单、书法作品、军用水壶等物品。一旁,姚绍斌激情满怀地向战友们分享他们共同的抗战记忆。“这是打敌人用的子弹壳,我们用它铸成‘和平鸽’,希望世界永远和平。这是用击落敌人飞机副油箱制成的毛主席纪念章,象征着胜利……”

  老兵申长林展示着他历时5年写成的抗战回忆录《在异国他乡的岁月》,工整的手写稿记录了他在越南亲身经历的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当时,我碰到一个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记者,他不顾战友劝阻,毅然奔赴战地拍照。不幸的是,他被炮弹击中身亡,年仅28岁。”说着,申长林哽咽了。

  70岁老兵郑治安在外孙的陪伴下,分享了他的军旅故事。郑治安回忆说,在越南作战条件十分艰苦,敌军将桥梁炸毁了,战士们只能靠单车送粮,一台单车要运两百多公斤的粮食。住的是自己动手建造的茅草屋,吃的压缩饼干和鸡毛菜,难以下咽。吃饭时警报不时响起,晚上要做好战斗准备,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同时还得防备蛇、蚂蟥的侵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军人的光荣传统和优秀的作风不能忘,忆苦才能思甜。我外孙在南华大学读书,今天带他过来了解那段历史,感受我们走过的光辉岁月。”郑治安感慨地说。

作者:陈贻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