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80后牙签牛肉“掌门人”将邵阳传统小吃推向全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周芝)如果你身处邵阳,可能知道“马大妈”牙签牛肉。

  如果你乘坐高铁,一定会邂逅到名为“湘巧家”的牙签牛肉。

  牙签牛肉,虽然在邵阳是传统小吃,但出了邵阳则有些名不见经传。但最近,这牙签牛肉却火了,时常能在高铁上亦或全国各地看到邵阳的美食,不管是“马大妈”还是“湘巧家”,都得益于两位80后的“掌门人”:王阳和吕玉巧。

  放弃铁饭碗,专注牙签牛肉

  王阳与吕玉巧都是1984年出生,有着不同的经历和共同的梦想。王阳出生于邵阳市区,父母都是公务员,也希望她能当个公务员,安安稳稳过一生。

  王阳却不愿意走父母安排的道路。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父母安排的“铁饭碗”工作,开起了茶艺会所,直至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吕玉巧。2014年3月,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做牙签牛肉。

  刚开始,她们的牙签牛肉取名为“马大妈”,来源于其祖传秘方,一时风行邵阳。

  “看中了微商这个平台,很多人在上面卖衣服,但我们都爱好美食,尤其钟爱牙签牛肉。”吕玉巧说起自己创业只来源于一个一霎的念头。“牙签牛肉是我们邵阳的传统小吃,一般家里都会吃,就想如果能把它做成一个特产销往全国多好。”

  说干就干,她在朋友圈里开始推荐她的“马大妈”牙签牛肉,没想到收到的订单还很多。

  “马大妈”渐渐在邵阳火起来了,她们准备去注册商标时,却发现被人抢占了,便改注册为“湘巧家”。

  那时候,“湘巧家”刚刚起步,资金人手不是很足,她们每天早晨5时起床去买新鲜的牛肉,再切、炒、穿,虽然过程辛苦,但从不马虎。由于口感很好,“湘巧家”的口碑也高,粉丝越来越多。

  2014年年底,她们的销量突然下滑了,原来是牙签将包装袋刺破造成漏气,引来了“吃货”们的不满。“严重的时候发100包,50%的包装袋被刺破了。”吕玉巧说,发现顾客收到漏气的产品,她们都会重发,直到满意为止。同时,她们改变包装袋,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计划做出口,迈向国际舞台

  通过微商+代理的模式,如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吃货转为代理,加盟湘巧家。目前,已经拥有了100多个代理,遍布各地,把邵阳的美食带向远方。“大部分代理商是湘巧家的忠实吃货,有的一天吃的比赚得都多。”吕玉巧说着,只见一旁的王阳吃得听不下来。“我在想我是真的喜欢吃这个,也想把它跟别人分享,才选择这个产品。”王阳说。

  2014年年底,高铁商家找上门了,“湘巧家”牙签牛肉被邀“坐”上了高铁,在南昌、郑州、西安等高铁线路上作为邵阳特产出售,让邵阳的传统美食成为他人旅途的伴侣。

  每天发图、代理商跟图,对每个“吃货”都耐心询问意见,不断改进口味。在采访时,有吃货来购买,直接进入了生产车间。从切、炒、穿、包,都是纯手工制作,制作过程全透明。她们表示,对吃的一点都不能马虎。

  从设计到包装,都是亲力亲为,标签上印着吕玉巧的相片,她们说自己为自己代言,更是一种信誉。在寄出去的每一个包裹里,她们都会都会放上一个小小的红包,红包上手写了“用感恩的心做良心食品。”

  “相比于淘宝,我更喜欢微商,我已经拥有不计甚数的吃货朋友,我觉得这种模式直接面对消费者,没有第三方,完全是诚信交易。”吕玉巧说。

  如今湘巧家牙签牛肉月销售量过万,她们每天低头刷手机,几百单的货接到手软。“有时候在开车,我就把车停在路边接单。”吕玉巧说。

  供不应求,是种幸福的烦恼,“湘巧家”计划下个月搬到加工厂生产,增大生产量。而且,她们将要到湖南农业大学进修,最近她俩也在学英语。

  她们表示,计划扩大规模,下一步将做出口,让邵阳的牙签牛肉走向国际舞台。

作者:周芝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