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雨溪社区活动中心锻炼。罗哲明 摄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周芝)从有着“南大门”之称的邵阳南收费站下高速,迎接你的第一个社区是雨溪社区,这个隶属于大祥区雨溪镇的美好社区,是我市南大门的第一张名片。
东临翁家村,南临唐四村,西靠社山村,北连梅子社区,207国道、潭邵高速、洛湛铁路贯穿而过,这就是雨溪社区。它是雨溪镇的人文活动中心,总面积4平方公里,1076户3856人。在该社区,12条乡村要道村村通,有8家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
以“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助、民求我应”为宗旨,按“创建美好社区”的要求,雨溪社区在这里创建美好社区,打造温馨家园、修筑幸福生活。
民思我想,基础设施在完善
完善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在创建美好社区中,首当其冲的是“服务”,无论是硬件服务,还是软件服务,雨溪社区都让居民心服口服。
雨溪社区虽然地处乡镇,却并不逊色于市城区。走在雨溪社区,村村都是干净的道路。雨溪社区书记唐登丰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是居民群众最关心的事。2013年以来,该社区投入资金160万元,对12条乡村道路全面硬化,修建了社区办公楼和居民建身活动广场,现无一处是泥沙道路。
280平方米的居民办事服务大厅里面,党群工作室、民政事务、民政救助、治安综合、文教体卫、人口计生、城市管理等一站式服务窗口分工明确。
雨溪社区居民反映,如今到社区办事,一目了然,不会绕晕头。
该社区还设立了居民接待室、调解室和卫生服务室,配备了专管人员,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在这个全面健身的时代,雨溪社区修建了面积3560平方米的居民健身活动广场,内设健身活动区域、羽毛球、乒乓球区域、广场舞区域和广场音乐娱乐区域。
每天,广场有近300人参加健身活动。除了雨溪社区居民常常光顾,邻村的村民以及梅子社区的村民也在此健身。此外,雨溪社区65岁以上的老人参加了老年协会,拥有面积12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内设棋牌室、健身活动室、医疗保健室和日间照料中心,有休息床位15张,社区安排专人管理,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乐。
2015年,雨溪社区投入资金30万元,在社区12条乡村道路安装了路灯。该社区通过改路、改水、改厕、治污、治乱、添绿等,对社区进行了集中治理,达到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面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目标。居民对社区的美好纷纷“点赞”。
民困我帮,下岗就业不再怕
为了解决就业问题,雨溪社区当起了“红娘”,联系就业信息,开办信息栏目,建立帮扶网络。雨溪社区新购12台电脑,组建了社区的网络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反馈就业问题。
这个“红娘”至今已发布100多条就业信息,让30多名失业人员回到工作岗位。
对于“两劳”释放人员,雨溪社区不抛弃不放弃,对他们“定对象,定任务,定职责”进行帮教。
该社区还建立了扶贫帮困的救助制度,全面掌握了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家庭、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社区设立“五保之家”,对“五保之家”人员进行集中供养,为一些贫困家庭的学子联系了帮困对象。
该社区一夏姓人家条件不好,育有一对儿女,两人都在上学,家庭负担比较重。雨溪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为其联系资助企业,让其儿女的学费等开支都有了着落。
2014年以来,该社区相继成立了种植协会、养殖协会、文体协会和就业培训协会,为居民服务。
民需我助,舒心安全不是梦
乘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东风,雨溪社区进行了广泛宣传,成立了创卫工作小组和卫生评比督查小组。
他们将辖区划分为12个卫生责任区域,由社区5名工作人员分别负责督查,保证每个区域都有保洁人员。
为了构造舒心的环境,该社区购置一台洒水车,负责冲洗社区道路。“每周对各区域进行一次评比,每月对社区住户评比一次,公布评比结果。”唐登丰介绍,这种做法有效地带动了“门前三包”工作的落实,得到了居民的好评。
居住环境要舒心,安全也是大头。该社区以社区警务室为龙头,建立了一整套的治安管理、安全防范管理体系,社区治安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社区以巡逻队为基础的整体联动治安巡逻检查防范体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组织居民上法制课、办法制栏等宣传活动。”唐登丰说。自创建美好社区以来,居民的法制意识和水平大大提高。
此外,雨溪社区还加强了流动人口的管理,排除隐患,发挥人员调解作用,做到“有事不出社区”,获得了省级“和谐社区”示范点的荣誉。
老年活动中心。
日间照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