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小广告(俗称“牛皮癣”)曾是我市市容秩序管理的顽疾,而随着近两年管理方法不断升级创新,主街干道、小街小巷、居民楼栋的“牛皮癣”已难觅踪影。我市城区“牛皮癣”管理由突击整治进入长效管理阶段。
市场化清理显成效
2014年11月,邵阳市城区93条主街干道(含能通车的小街小巷)推行“牛皮癣”清理保洁市场化。近一年来,城区外包墙面基本达到了“色差一致、形状统一、干净整洁、协调美观”的要求。
“色差一致”就是根据建筑物、构筑物、各类管线及其它市政公共设施表面不同颜色,使用与原颜色相近或基本一致的涂料,最大限度地将污染处恢复原来的色泽;“形状统一”就是对清理的被污染处表面要求有统一的覆盖形状(正方形,长方形),并有完整的轮廓;“干净整洁”就是对要涂刷的覆盖面,按照“一刮、二铲、三粉刷”的程序操作,力求达到整体干净整洁;“协调美观”就是力求使整洁覆盖后的表面在“色、形、洁”的方面与周边环境协调和谐,美观。
承包范围内“牛皮癣”滞留时间示范区最多不超过24小时,清洁率至少达到90%以上。
堵疏结合全覆盖
居民集中的小街小巷、楼栋过道,是“牛皮癣”广告最集中的地方。今年以来,各社区积极开展“牛皮癣”同色覆盖行动,对社区内涂鸦墙面统一粉刷修饰,同时在每个楼栋安装便民信息粘贴栏,满足了部分小广告发布需求。
截至目前,三区清除“牛皮癣”广告的墙面达25万平方米。为维护整治成果,各街道办、社区都配备了“牛皮癣”巡查员,及时发现、铲除非法粘贴的小广告;发动居民百姓,对不按要求粘贴“牛皮癣”现象进行监督;有条件的社区,还将“同色覆盖”延伸到楼栋内,实现了“牛皮癣”清理从楼底到楼栋的全面覆盖。北塔区状元洲社区已启动“牛皮癣”清理市场化,开始探索小街小巷“牛皮癣”长效管理模式。
源头堵截显威力
近日,姚某派人清除了喷涂的“牛皮癣”广告,接受了1000元行政处罚,并签订了整改承诺书。
7月17日,我市启动“牛皮癣”非法小广告电话追呼系统。追呼系统将对“牛皮癣”非法广告的号码进行不间断电话语音追呼,告知行为人到城管部门接受处理,直至违章人员自行清除小广告并接受行政处罚后,再经一定的批准程序取消对该号码的追呼。
对于不同内容的小广告,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小广告内容为寻人、求助、招聘、招租、中介等信息的,第一次将采取约谈警告的方式,责令清除干净,要求其限期整改并签订整改承诺书,第二次则予以严格处罚;小广告内容为办假证、售卖枪支迷药等从事非法活动的,除持续追呼外,还将启动一般执法程序立案查处,并将相关线索移交公安部门。
截至目前,邵阳市已经拍照取证“牛皮癣”非法小广告320多张,持续追呼电话96个,警告教育290人次,行政处罚4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