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抗战老兵重兵围困死里逃生 抗战回家传道授业弟子百余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欧阳洪隆与部分家庭成员。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刘丛龙 刘尊炳)8月24日,记者驱车来到海拔近千米的隆回县司门前镇大茅坪村6组抗战老兵欧阳洪隆家。老人的房屋后面紧靠着树木茂密的山林,前方是一条山谷,深不见底,谷底溪水发出轰轰的水声,震荡山谷。远处是一座比一座高的莽莽群山,这就是当年敌我殊死厮杀的战场(注:中国军队1945年在欧阳洪隆家乡阻击过日军)。

  老人已有86岁高龄,老伴胡桂英,比他小10岁。老两口如今已儿孙满堂,一家人其乐融融。虽然已经白发苍苍、行走很不方便,但精神矍铄,听力很好,谈吐清楚,当年的抗战故事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欧阳洪隆老人参加的湘西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

  初上战场惊魂未定

  1945年4月18日,欧阳洪隆正在溆浦县龙潭镇姐姐家送柴禾回去的路上,被几个国民党哨兵拦住不放。这时,一个军官走过来,问他:“我是100军63师187团团长,愿意跟我走吗?”他想,长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不如跟着团长闯一闯,就答应了他。于是17岁的他成了团长的勤务兵,因为营养不良,个子还不足1.4米。

  “当天晚上第一次上火线,吓都吓得死。”欧阳洪隆说。当子弹在耳边呼啸,炮弹在身边炸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身边眼前倒下,还是一个少年的欧阳洪隆感受最深的是恐惧。团部100多人从龙潭移往青山界,结果在一个叫乌茅洞的地方,日军每次趁着夜色开始强攻,团长命令:“先不要急着开枪,等鬼子的子弹打得差不多了再反击。”天一亮,就是国军飞机的天下了。战士们在阵地前依次摆上红色、黄色、白色三块布,飞机大约在早饭后就来了,把炸弹扔在前方日军的阵地上,炸得敌人鬼哭狼嚎,血肉横飞,后来鬼子受不了了,就狼狈而逃。老人说:“在这里被围了一天一夜,鬼子死伤有一二百人,我们死伤很少,剩下的还有90多个。”

  夜袭敌营痛歼日寇

  4月20日,团长率军穷追不舍,把日本军队赶上了红岩岭,这里山高路陡,上面有个600余平方米的庵堂,房子前后六进,左右有厢房。国军在庵堂外,把在里面的日军团团围住四天四夜,每天国军的飞机三五成队地来扔炸弹。“我们不急,鬼子又没有粮食吃了,饿死他们。”4月24日晚,团长带陈坤、黄志高、欧阳洪隆四人去夜袭敌营。他们四个人趁着朦胧的月色来到庵堂前,发现庵堂门外两边各站着一个手持步枪的哨兵。他们四人马上镇定下来,由黄志高、陈坤两人背着蓑衣匍匐而行,在不到3米远的地方一个箭步越过去,一人对付一个,左手反握刺刀用力刺去,哨兵立马倒地。他俩推开庵堂门,蹑手蹑脚冲进了庵堂,将捆绑在身上的手榴弹全部丢出去后就反身跑了出来。

  在这里,没倒下的日本士兵端上带有刺刀的步枪,弓着身子排成队,向团长他们发起了猛攻,距离近得能看清敌人的脸。团长大呼道:“兄弟们,向敌人开火。”欧阳洪隆壮着胆子,端起步枪,瞄准一个鬼子,枪声一响,子弹就在鬼子胸前开了花,鲜血喷涌而出,触目惊心。随后,欧阳洪隆和团长等共10余人一起架起机关枪“噗噗”猛扫其他的敌人,狠狠地干了一场,敌人一个个的在“枪林弹雨”中倒下了,剩下不多的就仓皇而逃。鬼子倒下后,欧阳洪隆的枪也惊得掉到了地上,团长语重心长地说:“面对敌人,你如果不果断下狠心,就当不了一个合格的士兵。”

  重兵围困死里逃生

  在红岩岭溃败日本军队后,团长带领部队一路追着敌人打,直到洞口境内,沿着青石板路走,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深邃幽静的山谷,这里叫马颈骨。小路两旁是密不透风、高可过人的毛竹,旁边是一条小溪,团长估计日军已经过去了,就率领部队沿小路进入山谷。谁料走进山谷就被日军包围起来了,后来中央援军到,把鬼子围了起来,日本援军来后又把中央援军围了起来,就这样循环下来,共围了七层。每层之间有500米左右,每层有100多人,最外层还是日本军队。

  在这里被困六天六夜,欧阳洪隆他们被困在包围圈的最里层,敌人也不急着进攻他们了,此时他们忙着的是突围逃命。但欧阳洪隆他们几天没吃上饭了,就连水也没得喝。本来他们身边有条小溪,但溪水早已被血染红,既腥又臭,根本不敢喝。

  到了第六天晚上,饥火烧肠十分难受,团长决定突围出去。于是他们趁着夜色,沿着小溪旁的高坎一个吊一个地吊到一个很高的瀑布旁歇息一会儿。成功突围后,全都瘫在了地上,连续几天滴水不进,每个人都没有丝毫力气,但还是凭着顽强的意志一个一个地往外面挪动。第二天上午九时许,部队送饭的打个口哨,团长用口哨回应,共送来了10多担饭。由于他们饿得太久,有的人口都张不开。团长命令弄点稀饭来。

  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曾给100军下令,只准进,不能退,绝对不准日军逃走。所有士兵下定决心,都以死抗敌,使日本军队节节败退。部队在休整了半个月后,抗战宣布取得了胜利。6月7日,欧阳洪隆随团长到洞口县竹篙塘接受了日军的投降。

  抗战回家传道授业

  抗战胜利后,因家中三兄弟只剩下欧阳洪隆一人,他请求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团长允许后,他离开了队伍,回到了姐姐家。欧阳洪隆结束了4个月零23天的从军经历,非常照顾他的团长为他颁发了“退伍证”和“残废证”,嘱咐保管好,可是不幸在1955年一次火灾中全部烧了。他们三兄弟都参加了抗日战争,当时有人夸他家是抗日之家。

  抗战回家后,欧阳洪隆学做木工,曾在龙潭做了近20年,同时还兼做雕刻,是远近很有名气的木工和雕刻大师,他自豪地说:“别人不会做的,我都会做。”并无私地把手艺一一传下来,曾有100余名弟子跟他拜师学艺。欧阳洪隆身体一直很健康,85岁前能挑五十多公斤的担子,样样能做,甚至能爬树。2012年中风后,行走不方便,食量减少,老人因此也戒了烟酒。

  在采访当日,湖南老兵之家送来了毛毯、衣服和老银元等物品。老人很感谢周围的一切,尤其感谢党和政府对他老年的关照。

作者:刘丛龙 刘尊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