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在空中的特技风筝,能够表演左旋、右旋、升降等特技.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宁如娟 申兴刚)巴掌大的迷你风筝、双线控制并表演系列动作的特技风筝……在双清区跃进路居民刘德其的家中,各种各样的风筝琳琅满目。从2005年喜爱上放风筝到如今的十年时间里,刘德其已花费近万元在全国各地购买了造型奇特的风筝,“放风筝是我的一项爱好,而放飞的就是我的心情,它能够让人心情愉悦。”
迷你风筝:轻如薄纸,动若活物
一张长约10厘米、绘成金鱼状的宣纸,两根纤细的小竹片,一根可以灵活调动的斗线,再搭配一圈直径0.02毫米的风筝线,这就是刘德其收藏的唯一一个迷你风筝的全部构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风筝该有的还都有。”刘德其介绍,这个迷你风筝是今年5月份在北京旅游时买到的,那时也是他第一次见识到迷你风筝,“没想到有这么小的风筝,觉得很新奇。”
刘德其介绍,迷你风筝上的那根细细的斗线,是控制风筝平衡的关键,“斗线很细,要靠手的敏感度来调整,调整得不好风筝就会失去平衡,左右摇摆。”对放飞的环境,迷你风筝要求地广人稀。刘德其解释道,由于迷你风筝配套的风筝线非常地细,路人稍不留神就看不到,会容易被撞到,“风筝能够飞200多米,飞上去就看不见了,不知情的人都不会知道我在放风筝。”为此,刘德其会选择在桥上放风筝,这样风筝飞行在河面上,行人并不会对风筝造成影响。
让刘德其特别满意的,是这只迷你风筝特有的活性。一旦被放飞起来,这只画在纸上的金鱼就好像活了一样。夏天的傍晚,当刘德其将迷你风筝放飞在河面上时,总会引来一群特别的朋友——蝙蝠,“好几只蝙蝠都咬着我的风筝不放,它们应该误以为是一条活鱼或者其他动物了。”每到这时,刘德其都会将风筝压向河面,摆脱了蝙蝠后再次起飞。“围观的人都不相信,以为我在玩魔术,说这个风筝很神奇。”
对这只栩栩如生的迷你风筝,刘德其特别珍惜。每次放飞后,刘德其都会将风筝夹在书本里,以保持风筝原有的形状。一碰上志同道合的风筝爱好者,他就会拿出来供大家欣赏,“我这只风筝应该是邵阳市区内最小的风筝了,可宝贝着呢!”
特技风筝:双线控制,考验技巧
刘德其的特技风筝,是一种与传统单线风筝区别开来的运动型风筝。如果说传统的风筝是比谁的风筝飞得更高,那这只特技风筝就要比谁的风筝飞得更加漂亮。不少风筝爱好者表示,“传统的风筝是人放风筝,特技风筝则是风筝放人。”因为,这种风筝飞行时速最高可达150公里/小时,考验着放飞者的体力和灵敏性。
套上专用的手套后,刘德其先将风筝放飞了起来。随后,通过不断地拉扯手中的风筝线,来控制风筝的方向和速度。在刘德其的操作下,这只风筝不只是简单地上升,而是表演着左旋、右旋、升降等特技动作,并发出“轰隆隆”类似于引擎的声响,宛如一架袖珍版的飞机在空中来回盘旋。刘德其说,运动风筝对风速要求很高,“要3级风以上,不然就飞不起来。”
由于特技风筝需要眼、手、脑三者的配合,所以对放飞者的身体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比较适合年轻人玩。而55岁的刘德其,却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将操作难度大的特技风筝操作自如。“一般人学很久都学不会,我当初买这只风筝的时候,只试了一次就飞成功了,这可能也是一种缘分。”
出于对特技风筝的喜爱,刘德其加入了中国特技风筝联盟,与全国各地的风筝喜爱者一起,交流放飞特技风筝的技巧并且不断学习。下班后的空闲时间,刘德其总喜欢去放风筝。刘德其说,放风筝是自己坚持多年的一个爱好,这个爱好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帮助自己放松心情。“现在我区资江南路放风筝,还会有很多粉丝。为大家表演风筝特效,和大家一起享受放飞风筝的喜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刘德其在地广人稀的户外放飞特技风筝.
刘德其展示和手机差不多大小的迷你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