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邵阳市绥宁县百口古缸亮相深圳 年代不同形状各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客商们在鉴赏绥宁铁缸。李斌 供图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李斌)10月10日至14日,邵阳市绥宁县铁鼎缸民俗博物馆负责人、深圳海洋制品公司董事长谭方英收集的100口古代铁鼎缸在深圳展出。形状各异、年代不同、价值不一的众多铁鼎缸在展厅整齐列队排开,深受来自日本、香港等地客商的青睐。他们一致认为,这些铁鼎缸是一部会说话的历史,是古代文明的传承,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实为罕见。

  这次展出的100口铁鼎缸,均出自明、清两代。其中,有明万历铁鼎缸、崇祯铁鼎缸、南明隆武铁鼎缸、明四耳三足力神花弦纹铁鼎缸、清三足力神弦纹铁鼎缸及龙凤喜字、双龙抢宝三足力神弦纹铁鼎缸,口径在40厘米至75厘米不等,高在50至70厘米之间,每口缸底有三只足,每只足上铸有顶缸的大力士头像,当地人叫“江龙菩萨”。力士神造型生动,富于艺术夸张,表明力士神全力用头顶缸之意。

  这些铁鼎缸用传统的泥或陶范法铸成,缸身铸有五至十二道弦纹不等,弦纹具有提高强度和美化的作用,少数缸身上有波曲纹、几何纹、曲折纹等漂亮纹饰。明清早期的缸上有带孔的四耳,清中以后的铁缸不再铸四耳,极少数还有年代款识或其他文字款识。据了解,铁鼎缸可置门前、大堂、厨房等地。展出的这些铁鼎缸经相关文物专家鉴定,确认为真品,颁发了相应的收藏证书,其中有一口南明隆武年的铭文铁鼎缸,对历史学家研究仅在位一年多的南明隆武帝时期的历史及当时的生产、生活有一定价值,系国内首次发现。

  出生在绥宁武阳的谭方英介绍,绥宁在明清时期以出产质量顶尖、煮饭不怕烧焦的“武阳铁鼎罐”以及蓄水不腐的“武阳铁鼎缸”而闻名江南。但时过境迁,不少珍贵的明清铁鼎缸已损坏遗失或毁于战火,或在大炼钢铁时熔炉炼了铁,现在明清时期的铁鼎缸已极其少见。为了抢救明清铁鼎缸,绥宁的铁鼎缸收藏爱好者用了近十年时间,深入苗乡侗寨,走访千家万户,费尽千辛万苦,发现并收集了百余口明清铁鼎缸,其中20口有年代铭文。绥宁有望成为全国收藏明清代铁鼎缸最多的地方。10月底,这100口铁鼎缸还将运抵绥宁本土集中展出。

作者:李斌 记者 袁光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