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邵阳县
邵阳县抱团模式“拉长扶贫短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黄又生 邹小伟 陈健 唐志祥)“贫困户要想单个发展某个产业很难,但联合起来就容易得多,所以,我们出资一万元种苗钱,组织建档立卡户成立合作社,目前已规模种植玉竹50亩。”11月4日,在邵阳县扶贫工作组长座谈会上,该县总工会负责人介绍扶贫经。这是该县扶贫工作队员在实践中自创的“抱团取暖,拉长扶贫短腿”的又一扶贫新模式。

  邵阳县在扶贫工作中发现,不少贫困户因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独立完成一项产业非常困难。而按照扶贫工作有关规定,没有项目或产业,就无法获得扶贫资金扶持,成为扶贫工作中的“短腿”。为此,扶贫工作人员摸索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借助扶贫项目资金,打造一村一品脱贫。

  该县公路局扶贫队员进驻金江乡金江村后发现,该村有着金江水库及周边森林、寺庙等天然资源,适宜开发股份制乡村旅游(村民以土地、森林资源入股)。经逐级申报,被纳入国家旅游局帮扶范围,并与帮扶单位、湖南远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书,予以系统扶助。10月22日,该村受邀参加“全国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动员培训会。县审计局扶贫队员根据联点的长阳铺镇新铺岭村山多草盛优势,组织贫困户成立黑山羊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利用扶贫资金及补贴,统一购进一批小羊羔,按照“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渠道”办法,免费分发给建档立卡户养殖。有意扩大规模的养殖大户,可享受最高5万元、不超过3年的扶贫贴息贷款。

  据统计,至目前,该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730家,其中“公司+基地+农户”的油茶合作社37家。走出一条破解贫困户孤军作战“贷款难、成本高、技术缺、效益差、难实施”的扶贫新路子。

作者:黄又生 邹小伟 陈健 唐志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