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邵阳县八旬老人三十四年如一日照顾病妻成佳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吴谋生栽培的五加皮已长成一片林子。袁光宇 摄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刘郁 刘飞)平均海拔近700米的黄荆乡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县邵阳县的一个偏远乡,因长期干旱缺水而备受外界关注。今年以来,这里一个八旬男子三十四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病妻的故事,像一口甘甜的清泉,滋润着当地人们的心田。

  大难来时比翼飞

  11月15日清晨,黄荆乡大坪村七组82岁的老人吴谋生早早起床,给78岁的妻子熬药;10时许,将做好的可口饭菜端到妻子床头,一口口喂下;15时许,再次给妻子喂当天的第二餐饭;傍晚时分,临近上床休息前,又给妻子第二次喂药。

  像这样每天给妻子熬两次药、喂两餐饭的日子,吴谋生已经坚持了整整34年。

  1955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二,21岁的吴谋生与17岁的刘芝秀在媒人的牵线下结为夫妻。到1972的17年间,他俩先后生下了8个子女。就在生下最后一个孩子一年后的1973年,35岁的刘芝秀突然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病,双手开始蜷曲,双脚开始萎缩,身板开始僵硬,到1981年,刘芝秀已经不能站立行走,从此卧床不起。

  “大哥是我见过的世上最好的男人,我们常常被他感动得哭。”吴谋生今年72岁的堂弟媳覃富英说。据她介绍,从1981年起,瘫痪在床的大嫂刘芝秀从来没有挨过一次饿,从来没有生过一次褥疮;即使家里贫穷,无钱住院,也从来没有断过中药和西药。“2013年前,每到天气晴朗,大哥都要抱大嫂出来晒晒太阳。2013年后,大嫂连坐也坐不住了,大哥才放弃经常让大嫂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念头。”覃富英补充说。

  “我大哥是个一肩能跳三百斤的猛汉子,他的细心,出乎我的意料。为了避免大嫂生褥疮,夏天的时候,大哥守在床头,连续几个小时不停地给大嫂扇风,每天要给大嫂洗两三个澡;冬天,大哥也不停地给大嫂翻身,每隔一两天就要帮她洗个澡。为了不让大嫂感到日子难熬,大哥还常常唱山歌给大嫂听。”吴谋生74岁的二弟吴谋甲反映,“在我记忆中,每年夏天大哥为了给大嫂扇风,要扇坏好几把蒲扇”。

  吴谋生照顾妻子的过程中唯一使用过的两种“高科技产品”,一是一把落地式电风扇,二是一个随身听。电风扇是大儿子2010年夏天给他们俩买的,它代替了蒲扇的角色;随身听是2013年姨妹刘带秀送给吴谋生夫妇的,它代替了吴谋生的山歌。

  曾经嫌弃结发妻

  “如果不是他,我坟头上早就长草了。”被病痛折磨了42年的刘芝秀用嘴指着丈夫吴谋生说。她的十指已经完全蜷曲,双手也不可控制地粘连在一起,只有思维和耳朵还异常灵敏,口齿也十分清楚。

  “当初刚生病的时候,我以为他会抓住机会丢下我不管,因为从结婚第一天起,我就觉得他嫌弃我。没想到,后来他竟然成了我命中的福星。现在,我是一个幸福的病人。”刘芝秀回忆起过去,语气中带着丝丝甜蜜。

  吴谋生是吴家老大,长得高大魁梧,英姿勃勃,还自幼习武,练得一手好板凳功,在黄荆岭这块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算得上是一个玉树临风的人。然而结婚的时候,妻子过于矮小的身材和平淡无奇的相貌,让他有些失望。“结婚的时候,她身高四尺多一点,我身高五尺多,两人走出去,别人都说我带个小孩!”吴谋生说。

  “结婚第一夜,他就不理我;后来生了两个孩子,我喊他,他还是不理我。我心里就越觉得他嫌弃我,一心想要娶一个高大灵聪的老婆。”刘芝秀有些“愤怒”地说。

  如今,年逾八旬的吴谋生每次面对老伴这样的“控诉”,总是尴尬地说:“我不是嫌弃你,不是嫌弃你,是自己怕丑,不好意思理你。”

  拼命耕种筹药费

  虽然住不起院,但为了给妻子筹集每天必需的西药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吴谋生凭借自己的一身蛮力拼命种田赚钱。

  改革开放后,黄荆岭上的人们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纷纷外出务工,大量良田荒芜下来。吴谋生借着这个机会,一边守护者妻子,一边卖命种田,最多的时候,他一年耕种了20多亩土地。

  “我养了两头牛,每年开春的时候,一天到晚不停地犁田。牛需要轮着来,而我却无人可换。许多次,我就倒在田埂上睡着了;还有一次在山里放牛的时候,一不小心睡去,不知被什么野物咬去了两个手指头。”吴谋生回忆。果然,现在他左手的两个手指只剩下短短的指根。

  依靠玩命般的耕作,吴谋生不仅帮着儿女们陆续成家立业,也保证了妻子每天必须的西医费用。但无论如何繁忙,照顾妻子的事却从来未曾耽搁。“那时我爸爸一天到晚那么忙,但什么时候给我妈妈熬药、喂饭却雷打不动,我们子女和村里人都非常佩服他。”吴谋生的小儿子吴永明感叹。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谋生种不了地了,他便在田间地头种些花生、黄花等经济作物卖钱。“孩子们都不准我再劳动,但我知道他们每个家庭的负担都很重。我能做就继续做一点,多少可以减轻子女的一些压力。”吴谋生表示。

  千里迢迢挖中药

  从妻子病倒的那一年起,翻山越岭采中药就成了吴谋生每年的必修课。

  “光靠吃那么一点西药是绝对不行的,要想保住我老婆的命,必须要吃中药。”吴谋生说。

  从此,为了寻觅妻子所需的黄连、钻骨风、五爪风、五加皮等中草药,吴谋生先是踏遍了黄荆岭上的每一个山头。附近的中药挖得差不多了,他又奔赴武冈、洞口、绥宁等地的高寒山区采挖。有一次在绥宁的堡子岭林场,为了挖取一支钻骨风,他摔下10多米高的悬崖,至今落下腰痛的毛病。

  “挖中药我去得最多的是绥宁,绥宁25个乡镇,我个个数得出来。”吴谋生说。在绥宁挖中药期间,他常常喝山泉水,吃野菜、野果,也曾中暑倒在山里,幸亏晚上的凉风将他吹醒。

  “在绥宁,我听当地老百姓说,我老婆需要的中草药贵州那边更多,于是我又跑到贵州的锦屏等地采过中药。”吴谋生回忆。

  每次外出挖中药之前,吴谋生都要将妻子托付给靠得住的亲友或邻居。但随着岁月的消逝,吴谋生知道,自己能够上山采中药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于是他想到了两个好办法:将挖到的重要晒干储存起来;自己栽种中药。如今,吴谋生收藏的干中药还够妻子吃一两年时间;而栽种在屋后的五加皮,已繁殖成一片茂密的五加皮林。

  “两个人结为夫妻,是前世修得缘。虽然我当初确实对妻子不太满意,但既然生活在一起了,我就永远不会撂下她。”吴谋生袒露自己心声。

  “类风湿发病42年,其中34年在床上度过,现在病人却依然生命体征良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邵阳市中心医院类风湿病专家陈晓明评价。

黄荆岭上的爱情传奇就在这栋破旧的土砖房里发生。  袁光宇  摄

吴谋生在照顾瘫痪在床34年的妻子。袁光宇 摄

作者:袁光宇 通讯员 刘郁 刘飞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