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隆回县8岁男孩“父亡母走” 老人称愿意孙子被“好心人”收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二楼是爷孙俩的栖息之地,志愿者小心翼翼地爬上楼梯,体验小俊豪每天爬上爬下的艰难。    贺旭艳摄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参加公益活动,感动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为接触到的是正能量,传递出去的也是正能量,没有人不因此心温热、情愉悦。近期,由隆回一位失亲儿童引发的爱心活动,再次验证了公益的魅力:在千差万别的社会大家庭里,倘若有爱,就是一家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

  12月8日晚上,在拥有390多名群友的邵阳传统文化促进交流群里,壹心慈善助学志愿者发布的一则信息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当天,他们在隆回县高坪镇石梅村走访了8岁的贫困学生周俊豪。其父死母走的孤苦身世、和爷爷周玉洪相依为命的贫寒家境,令五名志愿者全部落泪。志愿者黄河称,“今天的助学走访让我感触很深,做了这么久的助学,现在才发现这样的家庭,我非常惭愧!”“期待社会都来关注他们!让他们不要再在风雨中飘摇!”

  通过黄河制作的音乐相册,大家看到了这位被称为“当今社会最为可怜的孩子”。脏兮兮的单薄卫衣、膝盖处漏风的破裤子、还有光脚穿着的一双旧鞋子,无声地传递着孩子的困窘。所住的房屋墙壁斑驳,地上是长青苔的泥土和铺着的枯草,寥寥几件破旧的家具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一副破败不堪,又脏又乱,家不成家的样子。唯一的亮色是柜子上贴着的一张看不出内容的奖状。

  微信名为“君子兰”的原副市长李兰君当即回应:“这个学生我们举大家之力给予关心,好吗?”群友们纷纷表示支持,当即就有好几位爱心人士主动捐款。李兰君和壹心慈善志愿者、爱心人士约好,亲自带领几位代表再作一次走访,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商量一个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达到最佳效果,不是一次扶贫,要让他今后无后顾之忧,顺利完成学业!”

  外面正在下雨,大家担心他们的房屋随时会发生危险。李兰君决定先解决当务之急,向县政府领导反映情况,“先将房子修好,以防倒塌。”而群里的爱心捐款,也一直在延续着。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该如何帮助小俊豪。

  12月9日一早,李兰君联系了隆回县县长,并将信息告诉群友,县长已电告乡镇领导安排人去修。由于石梅村地处偏僻,要安排一天的时间去走访,本想当天就去走访的这群爱心人士,将时间定在了周五。

  实地走访察民情

  12月11日一早,带着大家对周俊豪的关爱,李兰君一行分乘两台车前往隆回。其中有壹心慈善的助学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也有准备提供助学协作的大邵公益志愿者。大邵公益会长王超群前一天晚上特意从隆回赶来,招募了爱心车辆,并安排隆回分会的志愿者共同参与。

  来到偏僻的石梅村小学,时逢下课。同龄孩童中衣着最为单薄脏旧的周俊豪走了过来,清秀的小脸冻得红红的,一双小手更是粗糙红肿,布满皲裂。李兰君慈爱地抚摸他的头。“你几岁了?”“八岁了。”“爷爷多大了?”“七十多了。”“想妈妈吗?”“不想。”“平常在家做事吗?”“放牛。”“家里有几头牛?”“四头。”“是做作业,还是先放牛?”“先做作业。”“在班上成绩怎么样?”“中上游。”……。低沉而稚嫩的回答显露出这个年纪少有的沧桑,却又不失一份坚强和阳光。除了姑妈偶尔来几次,平常几乎没有人来看望过他。在随同学们跑回教室时,他又回头看了一下大家,目光里藏着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内容。

  离开石梅村小学,大家前往周俊豪家中探访。他家房子坐落在山上,车子上不去。曾经因类风湿关节炎住院的李兰君,坚持和大家走上了一段长长的山路。踩着落叶、松针和软湿的泥土,终于来到山坡上一栋和周围房屋有着明显区别的住宅。这是一栋毛坯都没有完工的红砖房,房前一片混杂着牛粪的泥泞,房内地面也是潮湿不平。祖孙俩只好睡在楼上,只是几个洞开的门窗都没有玻璃。因为没有修楼梯,只能架一根长长的木楼梯上去,而且门前没有立足地,全靠搭着的三块不容踏空的长木板。孩子每天天黑前爬上去,第二天天亮才敢下来。

  个子矮小、胡子拉碴的爷爷周玉洪将大家迎进房内。眼前的乱脏无法形容,仅有的几件破家具根本看不出过日子的气息。志愿者上次走访时送来的几件新冬衣,被随意地搁在桌上,已染污渍。问为什么不给孩子穿上,爷爷说留着过年。李兰君一边察看,一边询问,嘱咐老人一定要把家里卫生搞好。考虑到其家庭环境无法让孩子好好成长,又和老人商量: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将周俊豪领到城里带养,是否同意?老人连连点头说愿意,并一再感谢大家的关怀。

  众人拾柴传爱心

  离开周家,石梅村的村支书周义方和镇里的政法委书记、拣瓦师傅迎了上来。12月9日早上,一接到镇里的电话,周义方就去周家看了。镇里的政法委书记11日早上也进行了实地察看。他们根据周家房屋的情况,已经作过商议,将房顶的瓦盖好,地面修整,估计费用在两万多元。如果县里拨款下来,村里可以主持修葺。

  大家进一步了解到周家的情况。原来,周俊豪的父亲死于一场血案,母亲离家后再无音讯。周玉洪丧偶多年,后来找的老伴又患子宫癌,没跟他住一起了。当地村民评低保的时候,照顾了周俊豪,基本上祖孙俩吃饭问题还是解决了。据石梅村小学的校长周英国称,周俊豪是这所学校最可怜的孩子,经常脸都没洗就来上学了,但是孩子听老师话,和同学相处得也好。去年学校帮他解决了400元困难补助金,当地志愿者罗孟中还通过驿站之家帮他筹到了1000元爱心款。

  大家商量着,解决小俊豪生活和学习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找有缘的爱心人士带养。得知周玉洪还有儿子,只是家庭关系没有处理好,李兰君叮嘱镇、村干部:最好做通工作,让周玉洪住进其儿子家,但在问题得到解决前,要确保祖孙俩不因住房问题发生意外。

  与此同时,邵阳传统文化促进交流群也传来消息,一直关注事件进展的群友们,已经为小俊豪捐款11366元。壹心慈善的助学部长艾老师适时发布了信息:“所有的钱由壹心慈善助学部存放。我们会定期把善款付给小俊豪,每一个月500元,由爱心义工罗老师代管。感恩所有人的付出。因为孩子还小,不需要太多,请不要再为俊豪捐款了。”

  公益联盟一家人

  负责联络周俊豪的罗孟中是马落中学的教师,也是一名公益热心人。她从当地残疾人士肖祥意那里了解到周俊豪的信息后,经过走访核实,将情况反映给壹心慈善的助学志愿者。爱心火炬一路传递,于是便有了现今的一幕。而肖祥意本人也是大邵公益的关爱对象,曾经多次得到志愿者的看望和捐款捐物。虽然卧病在床,肖祥意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着社会,积极关注着外面的公益世界,有时大邵公益开展爱心活动,他也非要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在志愿者的陪同下,李兰君顺路看望了肖祥意。

  因为共同拥有的温度和爱心,这些本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被隆回山区这位遭母亲遗弃的小孩牵引的,还有近至邵阳,远至长沙、北京等地的各路爱心人士。从退休的副市长到教育工作者、工薪人士,从非公经济人士到画家,大家在以极其朴素的关爱之心,为小俊豪谋划风雨无忧的未来时,也对邵阳的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更深入的探讨。天下公益是一家,整合公益资源,以公益组织联盟的形式开展交流协作,成为大家的共识。

在石梅村小学走访时,李兰君嘘寒问暖,爱怜地抚摸小俊豪的头。   贺旭艳摄

作者:贺旭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