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魏守华)12月21日凌晨2时,地处邵阳市洞口县洞口镇袁丰村的怀邵衡铁路工地的气温只有6摄氏度。碘钨灯发出耀眼的亮光,王培华站在关口塘大桥17米高的连续梁模具上,耳畔充斥着振动棒和混凝土输送泵的轰鸣声。他和桥梁工班12名夜班工人正在加班加点灌注混凝土。
从20日早晨6时起,王培华在这里已经整整工作了20个小时。他又冷又饿,看着工人扶管子放灰、振捣、找平。累了困了,他便坐在钢筋网上休息一会,脚腕却一阵阵的酸痛。身为中铁二十局集团六公司怀邵衡铁路二分部二队技术负责人,从连续梁施工的支撑桩、桁架的设计施工到预压试验,他亲历了这里的一切,熟悉他们每一个人。他伴着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在桁架上完成了连续梁200多吨的钢筋笼,铺设了100多吨的钢绞线,加固了模具。工作中,双方曾因进度与质量问题时常发生摩擦,但随着施工取得的每一个阶段性胜利,他们最终认同了他,所有的问题随之烟消云散。在灌注混凝土的关键时刻,他不能离开他们。
“队长,我盯在这里,你们回去,放心吧!”零点时分,年轻力壮的王培华,催着白天和他一起跟班的队长朱四海和3名技术员回去休息,坚持自己一个人夜间继续带班。
眼下,浇筑的第一节5至7#墩现浇梁长52.4米,计划灌注混凝土1100余立方米。王培华时刻关注着现场,他心里明白,怀邵衡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该桥连续梁处在洞口高铁站一头道岔组的位置,呈异形由窄变宽,结构比较复杂,其质量直接关系铁路的行车安全。连续梁混凝土施工不能中断,王培华脑海里那根弦始终紧绷着。时钟指向21时,这段连续梁底板450立方米浇筑完毕;次日凌晨1时,腹板浇筑混凝土150立方米,顺利转入顶板施工。
那夜,多少人为了优质高效灌注这座大桥连续梁而彻夜不眠。
4#拌合站里,灯火通明,机声隆隆。站长王德京安排夜班的10辆混凝土罐车上班,接替白班已经跑了一天的10辆罐车。这位铁道兵出身的老同志,接到灌注连续梁的通知时,他提前安排人员清理、打扫了砂石料仓,提前给物资保障部提报进料计划,选择优质材料。零时30分,王站长接到前方一台混凝土输送泵故障的信息,他及时调整2台拌合机生产混凝土的供应数量,不让混凝土因时间过长而发生变化。试验室副主任耿鹏辉,始终盯着信息化自动平台,随时掌握混凝土的各种参数,他的另两个同事坚守在连续梁施工现场,几乎每车混凝土做一次塌落度试验,确保高质量的混凝土。
深夜,二分部微信工作群里随时传递现场施工和混凝土生产及运输的各种信息。二分部经理王耀文安排后勤人员,熬好红糖姜汤送往工地,二队队长朱四海从洞口县城购回花生牛奶、烤羊腿直接送到职工们手中,犒劳和温暖弟兄们。
到21日12时许,经过30个小时的紧张施工,中铁二十局集团六公司怀邵衡铁路二分部关口塘大桥工地,顺利浇筑连续现浇梁第一节混凝土1092立方米,跟踪监测指标正常。
天气放晴,工地上阳光明媚,顶板刚刚入模的混凝土散发着白色水雾,在阳光下烟雾妖娆,王培华和他的工友们下班前望着这派景象,好生感动。他们正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着怀邵衡铁路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