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落邵阳 以视频答辩全国第一成绩进入第七批名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新年伊始,从邵阳市科技局传来喜讯:根据2015年12月29日下发的《科技部办公厅关于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通知》,邵阳市位列其中,成功实现了“国”字号园区“零”的突破。我市是湖南农业第二大市。但之前全国有164个、全省有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而邵阳市没有一个。直到此次邵阳市以视频答辩全国第一的成绩进入第七批名单,标志着邵阳农业在科技进步的支撑下迈出了后发赶超的一大步。

  邵阳市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努力,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颇具规模,科技创新强劲有力,信息化建设和园区建设快速推进。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2.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6元,实现“十一连增”,增速全省第一。2014年获省科技奖励6项,授权专利988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2015年9月我市启动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科技局和大祥区政府唱主角,积极申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其目的在于“利用邵阳优势,通过科技创新驱动,走产业融合、全链条增值、绿色生态和品牌化经营之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园区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进行空间架构布局。核心区位于大祥区板桥、面铺乡和城南街道,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园与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区、生态种养生产示范区、生态农业拓展区。示范区为大祥区除核心区外的其他区域,以及双清、邵阳和隆回等县市区部分区域。辐射区覆盖我市的其他县市区,以及邻近的娄底、怀化、永州、广西桂林等周边地市。园区建设期为三年,即2016年到2018年。

  整个园区将遵循“保住青山绿水,引来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政府引导、科技引领、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立足自然资源,重点发展果蔬、花卉苗木、健康养殖、物流加工四大特色和优势产业。通过完善农业产业链、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湘中丘陵山地高效高值农业产业综合体。其示范试验将带动我市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创新农业、全产业链农业的转型升级与科学发展。

作者:贺旭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