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邵阳县
水利深耕惠人民心善万物而不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立足于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督办

  发挥“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

  深耕“五个水利”

  这三条律令牢记在每一个邵阳县水利人心中。

  也正因此,邵阳县水利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快速发展,全县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民生水利建设实现较快发展,水利抗灾减灾取得明显成绩,水资源管理稳步推进。

  水利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是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紧密相关的民生工程。邵阳县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全面推进民生水利工作,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十二五”全县争取筹集各类水利建设资金15.5亿元,其中2015年全县争取落实项目资金2.85亿元,210多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

  这份鲜亮红艳的成绩单,就是邵阳县水利人真正做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真实写照。

  以项目促发展 挖掘水利新源泉

  “以项目促发展”是邵阳县委、县政府的水利发展理念,这个理念贯穿于邵阳县水利规划工作之中。基于这样的理念,邵阳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水利规划前期的工作力度,促进水利项目全面发展,为县内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和支撑。

  通过加快灌区配套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邵阳县完成了金江灌区渠系改造项目初步设计。这个设计通过了市级评审,已报省水利厅。与此同时,东方红、张家冲、黑冲灌区配套改造工程方案优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病险水库水闸治理是水利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不懈努力,邵阳县病险水库水闸治理取得了较大成效。张家冲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通过了省级评审,在全省排名靠前,并报国家水利部等待批复;东方红水闸除险加固项目通过省级评审并报国家水利部。

  “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5亿元,投入劳动工日1440万个、移动土石方2850万方,新修骨干山塘620余口;完成了46座小Ⅰ型水库和176座小Ⅱ型库除险加固任务;修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9处,解决了32.57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整合水利、烟基、发改、国土、扶贫、开发等涉水单位资金近6亿元,加快灌溉渠道、排水渠系配套改造,农田水利灌排条件明显改善;先后完成九公桥、郦家坪、霞塘云、黄塘、塘田市和白仓等乡镇86.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檀江、大坝河27.5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2015年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邵阳县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有序推进,谷洲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省财政厅、水利厅的联合绩效评估考核;而霞塘云乡坡耕地水保项目顺利通过省市竣工验收。各项目的逐一完工落成,见证着邵阳县水利建设项目征程的硕果累累。

  今年是邵阳县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的一年,饮水安全一直是老百姓最迫切关心的问题。邵阳县想人民之所想,集中精力解决该问题,目前已经完成长乐、塘田市、下花桥、金称市、谷洲、九公桥等重点集中供水工程,31处小型分散供水工程全部通水,解决了8.0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通过“政府带动、项目拉动、社会联动”等新措施,采取“以奖代投”奖补政策,邵阳县整合涉水资金2.8亿元,推进冬修水利工作,县财政落实以奖代投奖励经费300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20万余个,修复水毁工程30处,整修、清淤沟渠等500多公里,扩容山塘300多口。

  此外,渣滩电站、向阳坝水轮泵站、马头岭电站增效扩容项目建设正在稳步进行中;四水治理项目塘万堡护坡护岸和排滞站建设正克服困难强烈推进。

  水利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困扰人民多年的问题,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人民的高度赞扬。

  把人民安全放在首位 防汛抗旱坚强有力

  “十二五”以来,邵阳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采取“硬软兼施”的措施,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狠抓防汛责任制、工程建设、防汛预案、抢险队伍建设、抢险物资储备等关键环节,严格防汛值班值守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硬软兼施”指的是除了加强该县硬件抢先防汛物资储备外,还通过山洪灾害防御演练提升人们应对险情灾害的能力。

  邵阳县完成软硬件平台、预警系统、监测系统、群策群防系统建设和山洪灾害项目,投资854万元,升级改造县级会商室和监测预警平台、新建乡镇视频会商系统、自动遥测雨量站等设施,并建成5个地质灾害监测点。所有城乡开通了12121和96121气象服务电话和手机短信气象预警服务。此外,县乡两级储备了冲锋舟、橡皮艇、救生衣、救生圈等洪涝灾害应急设备。

  对于存在隐患的水库、水电站、矿山、尾砂坝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邵阳县通过财政拔款加大了这些重点地段抢险物资的储备和损耗补充。县乡两级均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对防汛抗旱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成立了1支县级防汛抗旱专业队伍、24支乡级服务队伍。

  为加强基层群众干部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险情的能力,2015年5月份,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举办了一次山洪灾害防御演练。这次演练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的防汛抗灾避灾意识和能力,为做好各项防汛抗灾工作提供了实战经验。

  “十二五”期间,由于硬软件措施有力,全县每年都顺利完成年度防汛抗旱工作目标任务。

  严把行政执法关 水利管理平稳运行

  邵阳县水利局通过加强行政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加大执法力度。

  以前,邵阳县的水事纠纷较多且较为繁琐。水利局加大水事纠纷处理力度,五年内水政执法查处违法水事案件46起,调处水利纠纷187起,目前,水事纠纷大大减少。

  此外,为了使水政执法工作逐步走上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开展水法制宣传活动。每年邵阳县水利局依托“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有利宣传时机,围绕“发展水利与改善民生”主题,大力开展水法制宣传。重点开展了以《水法》、《防洪法》、《新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以水利政策为主题内容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水生态、水安全意识和水法制观念。

  为实现全县河道水库“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保洁目标,邵阳县水利局加大河道的管理,河道采砂工作日趋规范。

  “十二五”期间以来,按照省、市河道采砂专项整治会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邵阳县精心组织,严格按照《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试行办法》要求,制定了《邵阳县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和《邵阳县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及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组建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全县河道采砂管理领导小组,在加强全县河道采砂日常化管理同时,建立了河道采砂巡查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水利主管、部门配合”的管理机制,对河道内非法采砂行为进行了坚决有力打击。

  至今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065人次,车辆310台次,查封非法采砂船只87艘,切割非法采砂船只61艘,强行关停河砂码头12个,共清理砂石尾堆20处620多万方;实现“三个到位”,即:非法采砂船打击到位、禁采区采砂行为取缔到位、采砂尾堆清除到位,有效地规范了采砂行为,净化了社会市场环境,确保了河道行洪安全。

  以制度为保障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是老百姓对许多政府部门的评价。

  为整治全局干部作风,邵阳县水利局以“抓铁有印,踏石留痕”的狠劲,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抓好廉政建设和切实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积极开展“作风大整顿”和“作风大提质”活动,积极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作风建设。

  该局提出了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整改方案、专项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设计划。内容涉及加强班子建设、强化人民务实清廉、严格制度规范等方面,确保整改成效“不空、不偏、不虚”。

  紧盯“四风”顽瘴痼疾,突出解决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特别是文山会海出现反弹等问题;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仍然难办等问题;解决及时行乐、特权现象和挥霍浪费、奢靡享乐等问题。

  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任务。包括整治文山会海、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专项治理。

  通过一系列廉政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邵阳县水利局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单位,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局风局貌得到较大改观,全局的干事氛围更加浓厚,为民办事的思想意识及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更加公正、公平、公开,更加依法化、规范化。

  深耕“五个水利” 打好开局之战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邵阳县水利局将继续发挥“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深耕“五个水利”,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为“十三五”开好头。

  其中,重点做好完善防汛防灾体系,进一步加强防汛值班制度的落实;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项制度,规范招标、施工程序;进一步加强项目争取工作,建立完善水利前期工作体系和项目库,采取“领导紧抓、部门紧盯、上下互动、责任到人”的工作方法,积极跟进和编制上报项目,按照争取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项目链的要求,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撑;严格水行政执法工作和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自身建设。

  “虚怀若谷,上善若水”世间最纯净莫过于水,“十三五”,如水一样纯净的邵阳县水利人深耕“五个水利”,造福人民。

作者:曾晗叶 周海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