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曾晗叶)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近期邵阳市旅游外事港澳侨务局发布了“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总结、“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计划,向社会展示了邵阳市旅游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
围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旅游大市这一目标,以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升级,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实现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十分重视,在资金、政策、管理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努力,市长龚文密更是亲自担任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和旅游节执委会主任,主持召开调度会议,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各部门分工合作,交通部门完善当地交通设施;农业部门推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推出农家乐和生态乐园项目。此外,发改、财政、住建、规划、扶贫办等部门也都充分利用自身职能优势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增砖添瓦。2015年市旅游局在完善规划引领与景区建设、拓展客源市场、加强规划管理方面也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实现了全年接待游客将突破2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亿元。
邵阳市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副市长赵为济亲自调研与紫薇园项目密切相关的新华南路二期工程,指导景区建设。近几个月来,针对2015年7月份国家旅游局暗访发现的问题,共投入1130万元进行认真整改。同时,新宁县还新启动舜皇山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工作,启动乡村旅游开发,加快黄金牧场1000亩薰衣草种植项目建设。绥宁县坚持路网先行,着力打通外部交通网络,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打造特色县城,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互长。此外,还有许多重点旅游工程已在2015年完成建设。
游客在外旅游,安全是第一位。2015年,邵阳市旅游局年初与各县(市、区)旅游局签订了旅游安全责任状,并加强了旅游安全监督,全年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多次景区安全大检查、涉及交通安全、餐饮安全、防火宣传等方面,并积极推动旅游安全宣传工作,努力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保证安全。
为推广邵阳旅游景点,市旅游局一方面开展壮大主体市场的工作,如指导新宁县申报“特色旅游目的地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指导湘窖生态酿酒工业园创4A景区等。另一方面,扩大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广旅游宣传、开展六六山歌节等节庆活动、推动旅游进校园活动等,为邵阳旅游产业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除此之外,全面提升外侨港澳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巩固友城缔结意向、法维侨权护侨益、畅通海内外联谊渠道等等措施,也进一步把邵阳市的旅游产业推向了海外。
用旅游产业来促进扶贫工作的进行,一直是邵阳当地政府推广的扶贫政策。下拨专项旅游扶贫资金,帮助当地村民进行农家乐、生态乐园等建设,并给予管理上的指导以及税收上的优惠,真正实现了扶贫工作的“授人以渔”。
邵阳旅游领军人物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及未来五年内,邵阳市的旅游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首先是旅游发展专项经费总量太少,导致宣传不到位以及景区建设落后等;其次是旅游企业规模档次亟待提高;再次是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邵阳旅游局制定了“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及工作重点。总的目标是让旅游产业成为邵阳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进一批4A级和5A级景区的建设,将邵阳建设成为具有国内示范性、区域影响力的山水幸福城市、两型示范城市和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度假胜地。坚持把文化休闲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并且打造多条旅游精品路线,积极开发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商品的推广。更加完善交通以及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力度,提升邵阳旅游产业的影响力。
针对2016年这个“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邵阳市旅游局提出了众多重点举措。包括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如确定崀山、南山、黄桑、武冈古城-云山、虎形山-花瑶、挪溪森林公园、蔡锷纪念园、紫薇博览园、白水洞、望云山10个重点景区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开展精准营销,与旅行社、有影响力的媒体以及邵阳当地媒体的旅游栏目进行有力的宣传,同时壮大营销队伍,实行奖励政策,推进旅游业的营销。
加强旅游行业监管,对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让游客对邵阳有一个良好的印象,才能带动二次消费甚至多次消费。同时加强机关建设,让政府部门以及旅游部门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推动外事侨务港澳工作,让邵阳的旅游产业面向更广阔的市场。
旅游业一直以来都是第三产业里面的龙头产业,能带动许多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结构优化转型至关重要。邵阳市旅游局在过去的2015年以及“十二五”期间,调动多方部门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做贡献。面对“十三五”规划,邵阳市旅游局总结经验,重点解决突出矛盾,力将把邵阳市的旅游产业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