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雪峰农贸市场公平秤“遇冷” 诚信经营引顾客络绎不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周芝)“公平秤已经很久没有称东西了。”雪峰农贸市场办公室工作人员感慨。在雪峰农贸市场办公室对面,一把公平秤“站立”在摊位上,这是雪峰农贸市场开业一个月后设置的。顾客怀疑缺斤少两,不用与商家争吵,公平秤上称一称就知道了。刚开始几个月内,常常会有顾客拿着自己买的菜往公平秤上称一称。如今,这个秤已经好久无人问津了。

  雪峰农贸市场于2015年8月左右开业,由于开业仓促,一开始并没有引进公平秤。“开业初期,出现了斤两不足问题的争吵。”雪峰农贸市场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于2015年9月初,引进了这把公平秤。在雪峰农贸市场开业就在此卖菜的刘女士说,她刚摆摊位时,有顾客总觉得好像少了斤两,总要到公平秤上去称。“好像我们卖菜的就爱缺斤少两,不讲诚信一样。”刘女士说,每次看到乘客去公平秤上称,虽然她脸上是保持着笑脸,心里却异常难受。“既然公平秤摆在那,那每个人都有称它的自由。”刘女士自我安慰道,看到顾客不太信任时,刘女士每次都会仔细称秤,多一点没事,少了就一定要补上。由于诚信经营,刘女士的生意越来越好,回头客越来越多。“大家熟了之后,就彼此信任,不再上公平秤了。”刘女士说,

  曾经一则“电子秤下垫泡沫箱变‘黑心秤’”的传言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纵观雪峰农贸市场,不少商家也使用了垫着泡沫箱的秤。在雪峰农贸市场经营肉类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垫个泡沫箱,是为了读数方便。“大概是刚开业那会,有人买肉时,也不放心,但是我拿到公平秤上一秤,读数一样的,问题就解决了,我这垫着泡沫箱的‘黑心秤’也是被冤枉的。”李先生说。

  2月25日,雪峰农贸市场买菜的顾客络绎不绝,家住樟树垅小区的居民王阿姨告诉记者,她从市场开业起就在雪峰农贸市场买菜,从来没有动过那把公平秤。“我还是相信大家是诚信的。”王阿姨说。

作者:周芝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