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陈平常 刘楚良)2月29日,国家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9部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暨2016年清明节工作视频会议,邵阳县组织相关部门在该县民政局三楼会议室集中收看并当即作出部署安排。
该县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民政局、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工商局、县林业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县委宣传部召集并主持会议,县民政局作具体部署安排。会议强调,要以国家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十三五”末,在巩固和提高全县年均火化率的基础上,较大幅度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节地生态安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实行奖补激励政策,骨灰装棺再葬、乱埋乱葬和墓位面积超标得到有效治理,使节地生态、移风易俗新风尚成为殡葬活动主流。
该县提出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四大办法和措施。一是着力推行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改革。在火葬区,积极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生态化骨灰安葬方式,在人口密集区推行以楼、廊、堂、塔、墙等形式存放骨灰的立体安葬方式,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和骨灰立体安葬等方式,倡导选择节地型墓位和骨灰撒河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在土葬改革区,倡导遗体深埋、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二是着力加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根据已有安葬设施情况和未来需求预测,把握总量、扩大增量、优化存量的原则,通过加强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按比例配建节地生态安葬区域等方式,强化安葬设施的生态功能。三是着力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安葬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项目,强化人文关怀,积极提供便民高效服务。四是着力培育现代殡葬文化。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与倡导厚养薄葬、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结合起来,厚植符合节地生态、绿色环保要求的安葬理念,培育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点、群众基础的殡葬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