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邵阳市园林处精心构建花景小环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黄可乐)艳阳当照,花开正好。在桥梁立交、街头巷尾、公园游园,不时见到各色鲜花的曼妙身姿,尽显春意盎然。行人们三三两两,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难掩喜爱之情。

  近年来,邵阳市上下积极开展以“绿城”为主题的“十绿”行动,齐心打造“生态绿城”大格局,并于2014年底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与此同时,市园林处精心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城市绿化不断向多元化、层次化、精致化发展,以花景构建出一片片精致小环境。

  鲜花成“常客”绿城变花城

  2014年,双拥路上出现了市城区首条花卉绿化带——1公里长的花箱式护栏如长虹一般,贯穿道路首尾。护栏高约1米,内置各色品种新颖的时令鲜花,一眼望去姹紫嫣红。

  花卉绿化带一亮相,立刻受到了市民的喜爱和欢迎。2014年年底,市园林处再接再厉,对大祥立交桥上下两层进行了1.5公里的绿化美化,共安装800盆花卉。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西湖南路安装了2公里的花箱式护栏,令城市的“南大门”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桥梁、路口、公园也先后进行了花卉美化——佘湖桥上安装组合式花箱共24组、西湖桥安装组合式花箱共96组。敏洲路与双拥路交汇路口、宝庆路与西湖路交汇路口、城南公园、魏源广场前均设置了大面积的草花地栽。

  随处见绿,锦上添花,城区处处妆点着生动的色彩,洋溢着鲜活的自然气息。

  匠心造花景精雕又细琢

  美人蕉、杜鹃、瓜叶菊、金盏菊、四季海棠……这些以前难觅身影的鲜花,现在已经成为了城区绿化带里的常客。而品种的选定更是经过了数重筛选。“刚开始,我们引进的是南方绿化普遍使用的草花品种,后来发现,有些品种抗污染性低、有些不适宜邵阳水土、有些观赏性不强、有些成本太高……经过多次尝试后,我们将这些品种逐渐淘汰,最后留下了生命力强、花开持久的精品。”市园林处苗木花卉科学研究所所长陈锴介绍,他们在选择品种的时候实行科学搭配,避免造成浪费。

  在敏州路与双拥路交汇路口,铺满三色堇的地栽里立着数个造型别致的大花盆。花盆高低形状不一,错落有致。“我们将在这些花盆中种植垂吊植物,与地栽里的草花相映成趣。”陈锴表示,花卉造景不仅是单纯的种花、换花,要匠心独运、精雕细琢,让花中有景、景中有花,才能更显观赏价值,丰富城市绿化的内涵。

  日常勤护养花香沁人心

  为了保证花卉绿化的美观整齐,苗木花卉科学研究所通常每隔一个半月便对花卉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更换,并安排专人小组进行日常巡查维护。巡查人员要注意各个花卉绿化带里草花的生长状况,及时除虫除草、定期施肥和清洗花箱。一旦发现有丢失破损、或者枯死的草花,第一时间进行补种、更换。每逢重大节日,在城市的各个窗口位置都会有市园林处用鲜花做成的装饰,增加节日气氛。

  “今后我们将想方设法增加人手、设备。进一步做好花卉绿化的培育和养护。”而如何控制和降低成本,也是陈锴一直在思索的难题之一。据了解,市园林处苗圃场共有23000平方米,8个塑料大棚,一年大约能够培育30万株草木花卉。“我们自己苗圃场培育出的草花,抗污染性和生命力都要比向外收购的强。令人遗憾的是,以它目前的规模,无法完全满足城区花卉绿化的需求。因此,我们还必须从长沙等地购入一定量的草花。”陈锴表示,将进一步开发苗圃场的供给功能,尽可能地降低花卉成本,让花卉绿化更好地为城市服务。“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欣赏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我们也将全力打造精品花卉绿化,让市民在日常出行中充分感受到鲜花之美,城市之美。”

   

作者:黄可乐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