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中国青年创业创富大赛中黄阮霞(右二)获得铜奖。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肖燕)她是学运动心理专业的硕士女研究生,也是一位美丽干练的回族女孩;她用短短的5年时间,使一个贫困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叫黄阮霞,现任隆回县山界回族乡架枧村村支部书记。
5月22日,周日的午后,朝气蓬勃的黄阮霞行走于村落人家,她的故事伴随着乡间的泥土气息,娓娓而来。
选择:回族女硕士返乡当村官
黄阮霞出身贫寒,是位回族女孩,自幼好强,柔弱的外表下却时刻散发出男孩子的刚强。初中进县城读书,大学则考到了省外的大城市。“我的梦想是进入体育局或留校当老师,不仅专业对口,也十分感兴趣。”这是她大学时的梦想,也是母校天津体育学院导师的想法。可2011年暑假毕业时,她的愿望并未实现,留校的资格“败给”了博士生。对此,她并未气馁,干脆回家干起大学生村官,父亲则为跳出农门的女儿又回到农村而失望。
隆回县山界回族乡架枧村是国家建设扶贫重点村,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出行极为不便,人畜饮水极为困难,村民生活窘迫,住房条件极差。“面对艰苦的农村工作,我身上有压力、心里很惶恐,害怕有一天自己会坚持不下去,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为此,黄阮霞心里打起退堂鼓。她甚至向组织部提出了“改行”。组织部给她的回复是,“不妨干上一个月再考虑改行也不迟。”生性要强的黄阮霞在“闭关”一个星期后下定决心,既来之则安之,她开始着手了解村情。
“一个刚从城里毕业来的女大学生,到农村能干什么?”有人这样说。连续几天的辗转难眠,黄阮霞苦苦思索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她暗下决心,要用真心和行动赢得村干部的支持,赢得老百姓的信任。
赤诚:真挚地付出赢得百姓心
为深入了解情况,“到村两星期内我走访了183户村民,每天换下的鞋子裤子满是泥泞。”亲戚朋友们不止一次问她:“你上的什么班?一个堂堂的研究生怎么像个种地的农民?”面对这样的问题,她总是微笑地回答。
在走访中,她发现十四组村民刘长路家有个特别的小女孩,女孩名叫刘千菊,先天性语言功能障碍,十岁半才开始读幼儿园。刘长路靠低保和务农维持家里基本生活,一贫如洗的他根本没钱给女儿治病,更别说送去特殊学校学习了。黄阮霞获悉后,但凡乡里有能帮这家人争取到的福利她都会尽力,每年开学她都会买好所有的学习用品送到这个小女孩的家里。2014年初,她自己掏钱带小女孩到市智力检测中心做了一次全面的智力测试,让其在年初顺利地来到特殊学校接受教育。村里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一直是黄阮霞关注的对象,几乎每个周末,她都会去这些老人和孩子的家里走走看看,帮老人收拾房子,给留守孩子讲故事。通过走访,黄阮霞发现两户特困户,因为贫困,孩子上学难,黄阮霞二话没说,自己从腰包拿钱来给孩子上学,这一资助就是五个年头。去年6月,她主动联系湖南电视台心得乐栏目,积极争取,为隆回县10余名贫困孩子募集资金50万余元,为架枧村刘玉松、黄江涛两位孩子募集助学金5万余元,自己这几年也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两万元资助这两位孩子,被湖南卫视心得乐栏目组评为了“慈善爱心大使”。
2014年1月,她以扶贫帮困为宗旨,创建了“隆回义工群”,组织义工网友对贫困人群进行调查摸底,联系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同年8月3日,云南鲁甸县发生地震灾害,她第一时间发动本县爱心人士捐赠药品、钱物,并和一名网友携带爱心钱物,及时赶赴灾区。发放救灾物资、对受灾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搭建临时课堂……身处怀孕期的黄阮霞连续在灾区当了16天义工。
如今,全村368户人家的档案早已印在黄阮霞的脑子里了,谁家有老人,谁家有留守儿童,谁家有谁在外务工的……黄阮霞都可以一一道来。
责任:一心为群众寻找致富路
改变穷山村的面貌,让黄阮霞深深思考。为此,刚到村任职三个月的她想到了创业。黄阮霞在和农民交谈中能感受到农民创业致富的强烈愿望,但村民缺技术、缺资金、缺引路人。
“村民害怕折本,那我带头。”黄阮霞认为带领农民致富是自己最大的责任。通过学习,她对美国红提的种植产生了兴趣。经过土壤化验,温湿度测量,她发现架枧村是适合红提种植的。资金有困难,她就将准备给自己做嫁妆的几万元钱从母亲那里死缠出来,并说服表哥融资一起创业。材料进不来,就拉着朋友肩挑手扛,把材料弄到田间地头。期间,黄阮霞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
为全面准确掌握红提种植技术,她充分利用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拜经验丰富的老农为师。同时,她在架枧村租下了15亩地,从广西红提苗圃购买了220株美国红提苗子。起初几个月还专门从广西请了2位专业技术人员,一年下来各项投资达15万元。通过努力,2013年,红提园硕果累累,让他们回收了近一半的成本。现在,已有部分村民开始跟着种植红提,种植面积从当初的15亩发展到如今的60亩。
为改善村里的饮水和交通条件,上任伊始,黄阮霞就为架枧村申请到了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指标。几年来,黄阮霞带领村干部为村共争取资金150多万元,修通了10公里水泥路,解决了3个自然院落出行难问题;硬化水渠1800米,维修了村自来水设施,让家家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通过和建设扶贫驻村单位联系,追加资金,又新修渠道3.8千米、沙石路5.8公里。还向县民政局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为全村73座危房实施改造工程,让超过60%的村民住上了新房子。
今年,她的计划是为村里干好三件事:即硬化该村桐子两至村部一公里的道路;建立村养鸡场;建设村老年活动中心,更好地造福全体村民。
如今的黄阮霞,已成长为全县最年轻的村支部书记。因工作出色,近年来,她先后获得了市、县“优秀大学生村官”、“优秀共产党员”、“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青年”、“创业带头人”、“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邵阳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并荣获团中央举办的中国青年创业创富大赛创意组“铜奖”。
黄阮霞说,“从刚开始时的一片茫然,到后来认定一定要把村官做好,到现在把它当成了我的事业,一路走来,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服务群众、快乐自己。”
黄阮霞走访村里的贫困家庭,与贫困学子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