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大学生放弃省城创业返乡荒山养羊 望帮乡亲脱贫致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童中涵)在隆回县麻塘山乡,有这样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他利用老树下村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租了120余亩荒山,进行山羊和肉牛养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放弃省城创业返乡荒山养羊

  这位2010年毕业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大学生叫宁佐伟。大学毕业后,他在长沙开了一家快餐店,靠着辛勤的劳作,在省城慢慢站稳了脚跟。但2014年的一次返乡探亲,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我看到村里好多荒山,很适合养牛羊。我做了几年餐饮,知道放养的牛羊肉很有市场。”敢想敢干的他,在当年10月就买了二十多只羊,开始返乡养殖之路。

  可原本在省城创业的儿子,一下变成了“羊倌”,这让老父亲宁青云有点想不通。“我好不容易培养出个大学生,现在村里人都笑他没出息。他刚开始养羊时,我是极力反对。”宁青云说,学财经专业的儿子搞养殖,让他觉得很没面子。

  在乡亲们的嘲讽声中,宁佐伟并没有动摇。每天,他赶着羊群上山吃草,在崎岖的山路上往往一走就是十几公里。“刚开始,他的脚都长满了水泡,但他从来不叫苦叫累。”妻子蔡甜眼见丈夫日渐消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养羊没几个月,2014年年底连续阴雨的天气,差点让宁佐伟的养羊计划“夭折”。“羊一淋雨就生病,好多羊都出现了口蹄疫的症状。”这可难倒了毫无养殖经验的宁佐伟。一开始,他向村里长辈讨教,用土方法给羊擦紫药水,但收效甚微。“那时候,每天晚上我都在羊圈里忙到十一点多,看到羊溃烂的嘴唇和蹄子,我揪心地痛。”最后,他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买来了专门治疗口蹄疫的喷剂,这才解决了难题。

  2015年的春天,对于宁佐伟来说是幸福的——他养的二十多只羊开始下崽了。“看着满院子撒欢的羊羔,我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到2015年春节,他的羊群发展到了100多只,不少人都慕名上门买他的羊。“别人圈养的羊都只卖20元一斤,我的卖26元一斤,大家还抢着买,都说我的羊是原生态放养的,肉质好口感佳。”取得第一次成功经验的宁佐伟,本想扩大山羊的养殖规模,但他发现村里的荒山面积有限,羊又只吃山上新鲜的草料,他决定转换思路养肉牛。

  荒山面积有限换思路养肉牛

  要想养好肉牛,就必须引进能适应当地气候的肉牛品种。宁佐伟来到隆回县山界回族乡,在马氏牧业大型的肉牛养殖场考察。“他们养的利木赞不太适合我们麻塘山高海拔的气候,加上附近都没有大型的湘西黄牛繁殖基地,我只好把选种范围扩大到全国。”后来通过上网查询,宁佐伟终于发现了鲁西黄牛这一可适应麻塘山高海拔气候的肉牛品种。“这种牛适用性比较强,每头可以长到1700到2000斤,而且比我们本地的黄牛需要的饲料少。”对于鲁西黄牛的优点,宁佐伟如数家珍。

  但在2016年开春,当他正式打算开始养牛时,五十万元的前期投资成了最大的“拦路虎”。“家里的积蓄也就二十多万元,我看他这么想养牛,就向娘家那边的亲戚朋友借了三十多万。”蔡甜说,丈夫养羊那么苦都挺过来了,现在有了新的创业想法,她无论都难都要帮他实现。

  资金到位后,宁佐伟很快建起了牛舍,购进了50头牛犊。经过他几个月的精心照料,如今,这些买回来才一百多公斤的牛犊,都长到二百多公斤了。“别人养肉牛,都是想怎么长得快,我坚持的理念是原生态放养,春夏秋季吃山上的草和新鲜稻草,冬天吃干稻草和玉米。”宁佐伟说,明年春节,他的第一批肉牛就可以出栏了,他对自家鲁西黄牛的市场前景很有信心。

  谈及未来的打算,宁佐伟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动,形成一条原生态养殖的产业链,帮助乡亲们一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作者:童中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