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丁婧 李康明 胡晓健)7月25日,今年62岁的曾叙卿一边接待前来家门口赏花的邻居,一边自己也给花儿拍照,用微信发给远在台湾的女儿,告诉女儿她从小生活的邵阳老城区三八亭,如今变得越来越美了。
曾叙卿中年时期开始喜欢养花,她家屋门口栽种的一棵雌铁树,至今有近20年历史了,目前正值花期,金色的花球含苞待放。除铁树外,曾叙卿家门口还种有金钱橘、芦苇、吊兰、茉莉等,对社区移栽在自己家口门附近的桂花树,曾叙卿每天会与自己的花一起照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下岗外出打拼,去过苏州、杭州等地方,陆续在外地待了10多年。回到家乡后,第一感觉就是邵阳的卫生环境太差,因此,回到家我就在家门口种了不少花草。这几年通过创‘国卫’,我们邵阳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我们三八亭这个老城区,如今也变得干干净净、古色古香,我心里就特别高兴,养花美化家园的干劲比以前更大。”说起社区的变迁,曾叙卿侃侃而谈。
在三八亭社区,跟曾叙卿一样喜欢养花的,还有今年69岁的刘玉华和88岁的岳芝英。刘玉华家门前有一个长条形小花坛,里面种满了花花草草,有牵牛、月季、吊兰、紫罗兰等。
刘玉华介绍,自己养花最初还是学习邻居岳芝英的。“隔壁的岳婆婆养花养了五六十年了,是个‘花精’。前几年,我找她要了些花种学着种花。最开始种花只是为了自家欣赏,让灰暗的家门口有点生气,社区干部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创‘国卫’后,我觉得种花不再是只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整个城市。社区干部非常支持我们这些老太婆种花养草,我们家门前的这个长条形小花坛,就是社区出资专门为我们修的。”刘玉华跟曾叙卿一样健谈。
作为相隔不远的邻居,三八亭社区这三个“花婆婆”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花经。“为创‘国卫’我们要养花,‘国卫’创成功了我们还要养花。花,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88岁的岳芝英瘪着嘴、用拐杖敲着石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