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城步“脱贫”红茄销售遇冷,求助声急》的报道7月22日见报以后,邵阳市的一些热心市民和爱心店铺,开始加入了团购行列。一箱茄子20公斤,从23日到现在,已经认购了两批共10箱。大多数购买都是同一个想法:做油茄!
市林业局干部陈晓莉是市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的副会长。得知城步红茄滞销,她最先提出,可不可以帮忙购买50公斤。“我们院子里的阿姨油茄做得好,我请她们帮忙!”
记者的母亲有着多年做油茄的经验,年少的记忆中,夏天满院子晒油茄,到冬天还有得吃。现在虽已歇了手,但一听就来兴趣,“你想做油茄,我来帮你做。”还说可以去问问夕阳红老年合唱团的团友们。
朋友圈里的姜华,不仅带动朋友一起爱心购买做油茄,还提供了一个做茄饼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将茄丁泡水后捞出,放盐、葱,再放少许面粉,将茄子面粉糊放油锅里炸黄。“趁热吃,吃时最好沾点放盐的大蒜水,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城步蒋坊延季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社长杨小树说,虽然他们的销售主要靠大的蔬菜批发商,没有试过电商零售,但是量再少也愿意发。“我们现在不考虑赚钱,只要尽量帮农民挽回损失就行。能卖多少就卖多少。”
连日来,为着城步红茄的促销,油茄成了朋友圈里的热议。有人邀约朋友一起做油茄,有人自己不会做请父母做,有人打算学着做。就连远在北京的邵阳人和不识其味的外地朋友也来了念想,说等着一尝美味。
为城步红茄提供助力的远不止这些“油茄控”。在资江二桥下开河鱼馆的王光辉也是大邵公益志愿者,闻讯当即订购50公斤。国网邵阳客户服务中心、市壹心慈善志愿者众筹开办的净心莲素菜馆等,都欣然给予支持。市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的会长王超群则担当了接货送货的任务。
虽然这些销售量相对于城步红茄基地每天五千多公斤的出产量来讲,实在是微乎其微,但杨小树已是满怀感激。“真的很感谢大家!你们这份心对我们来讲很重要!”据他介绍,在城步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现在的销售形势已经好转,“基本上每天都有车来这里装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