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洞口
“党建扶贫”致富洞口县大屋瑶族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艾哲 通讯员 谢定局 唐勇 肖璇)洞口县大屋瑶族乡地处雪峰山腹地,没有工商业依托,经济发展滞后,如何解决扶贫不再返贫,走出一条致富路?

“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坚定不移地发扬‘大屋精神’,一届接着一届干,每天都有新变化,早日实现大屋乡按期脱贫的目标。”深秋时节,大屋瑶族乡党委政府全体乡村干部进村入户逐项落实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施策摘“穷帽”

“4只羊明年能产下近10只小羊,然后再繁殖,我就能有个不小的羊群,有了收入,不仅能摘掉‘穷帽子’,还能致富发‘羊’财呢。”10月9日,该乡大屋村桐梓坪组的杨康平望着在路边吃草的羊羔,信心十足地描绘着美好的未来。

今年48岁的杨康平因患严重高血压而丧失劳动能力。针对杨康平的实际情况,县委书记艾方毅带领县委办工作人员多次实地察看,最终确定了对其实行养羊产业扶贫,扶持其进行山羊养殖,逐步扩大养殖规模。通过“输血”与“造血”并举,实现产业精准扶贫,帮助其脱贫致富,将生活困苦的‘羊肠小道’扩展成发家致富的脱贫之道,康庄大道。

为了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该乡充分利用海拔高、生态环境好、无污染等优势,因人因户制订切实可行的扶贫方案,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立足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村组干部、党员和致富能手争做产业扶贫带头人,打造产业品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因户施策、量力而行,发展生态散种、养殖业,共同致富。

多方联动“大帮扶”

“全村12个村民小组的亮化工程已经顺利完工,村民出行不再‘摸黑’了。来这里游玩的多了,我村正在筹备发展十户家庭旅馆,解决游客食宿的同时,也为群众找到了一个新的增收方式。”大屋村支部书记宁佐清在驻村帮扶的县委书记艾方毅的指导下抢抓机遇,率先将自家的三层小楼改造成家庭旅馆。

大屋瑶族乡大屋村是县委书记艾方毅的联点扶贫村。自2014年5月以来,艾方毅带领扶贫工作组多次实地走访和座谈会,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开展多形式扶贫。先后完成了该村大温公路4.13公里、大屋组到朱家湾组的通组公路2.14公里的硬化工程;修建群众体育健身场4处,标准篮球场1个;白果、桐坪、内石三组人畜饮水工程的顺利完工,380余人受益;确定了产业扶贫工程,新建茶园基地100亩…… 

“从县城出发到马洞村,要坐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每次到村,曾主任都顾不上头晕目眩,立即开展扶贫工作。”该县人大财工委主任、马洞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尹健生介绍。马洞村是该县人大主任曾晓桃的联点扶贫村,为了让马洞早日脱贫,曾晓桃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搞好生态猕猴桃园和生态茶园的建设,逐步发展生态旅游。”的扶贫理念。截止目前,已经解决了该村三个村民小组的1.5公里水泥路面硬化以及1.2公里环村路水泥硬化;修建了两座水坝、2500米水圳,并完成了全村人畜饮水工程,受益人口覆盖全村612人。2016年该村完成三大产业扶贫项目:猕猴桃种植产业、养鸡产业和扩建茶园规模,目前,鸡苗已发放到户、已种植200多亩猕猴桃、扩建了200余亩茶园。

众人拾柴火焰高。随着联点帮扶工作的深入推进,县政协、县消防大队、县电视台等多家联点帮扶单位,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帮扶。以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帮扶贫困户的帮带作用, “多方联动”的脱贫机制正在发酵。

找准产业“双推进”

幸福跑》剧组工作人员所盛赞的“老爷子”竹筒酒是瑶乡的“五粮液”。

去大屋做客,不能不喝“老爷子”竹筒米酒。这种采取少数民族传统酿酒方法酿制的原生态米酒,以前只是小打小闹未形成产业,如今在扶贫组的支持下,已经注册商标,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酒厂需要大量大米、糯米、高粱等原材料,需要当地生长的12种草药制成酒曲,需要大量楠竹制作竹筒,有效解决了山区剩余劳力的问题和楠竹、粮食的销售问题。

“我们种植的‘农口58’可以说是大屋特有的,在20年前就开始种植了,它的特点是非转基因,非杂交稻,所以回收价格翻了一倍,全程有技术指导,还签订了购销合同,没有一点后顾之忧。”大屋村的支部书记宁佐清板着手指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常规水稻市场价格在130左右,而这种水稻的保底回购价在240以上,每亩将近增收1000元呢!”

据悉,今年该村种植该种水稻200余亩以上,可给村民带来增收20万元以上。宁佐清不但自己投入1万多元购买种子,种了5亩多地的百合,而且组织9户人家,投资近10万元,种了200多亩黄精和七叶一枝花。在村干部和党员组长的带动下,大屋村的药材种植产业热火朝天,现种植玄参25亩、百合25亩、黄柏200多亩。

四季风光好去处,山色美景看大屋。该乡已经描绘了以休闲旅游为支撑,打造“旅游大屋”促脱贫致富的宏伟蓝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随着“双推进”工作日益深入,各项措施逐步落实,该乡党建工作更有活力,脱贫攻坚更扎实有效,在党建与扶贫双推共进的路上闯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艾哲 谢定局 唐勇 肖璇编辑:李春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