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邵阳县
邵阳县长阳铺镇村民齐心协力 众筹投劳筑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村民分工合作修筑堡坎。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陈贻贵)为了修通道路解决出行难题,邵阳县长阳铺镇石湾村4个村民小组百余户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了修通道路斩断“穷根”,在个体老板罗发元的倡议下,社会贤达人士自发筹资捐款,在家的村民和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投工投劳,只为修建一条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

11月11日下午,在石湾村的一处道路施工现场,一台大型挖掘机正忙着对路基进行清理,挖掘一条排水沟。两边的道路旁,40多名村民或用独轮车搬运石头,或挑运混凝土,或修筑堡坎浇灌混凝土,或挥舞锄头清理路基。他们分工协作,忙碌而有序。在他们身后,齐心协力凿出的通组公路正在不断延伸。

满怀情感,个体老板发起众筹

正在搬运石头的村民屈海云说:“多亏了罗发元牵头,这条路才得以修建。路修好后,我们大家出行就方便多了,搬运稻谷、红薯就不用肩挑手扛了,老人种田也会轻松蛮多。”

“要想富,先修路。”谈及修路,石湾村村支部书记罗洪深有感触地说,石湾村是省级贫困村,为邵阳县人民法院的扶贫联系点,目前还有6个村民小组30多户贫困户100人生活困难,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该村大湾、大兴、国庆、国大四个组只有一条田埂小道相通,且道路崎岖狭窄、路面坑坑洼洼。遇上下雨天,路面更是泥泞难行,村民种植农作物、肥料、运输农产品等全靠肩挑背驮,耗时费力。每逢丧葬或清明祭祖时,出行多有不便。多年来,大家吃够了“出行难”的苦,因此修通这条道路成了村民们的梦想。然而,由于村级经济基础薄弱,一直无法如愿。

罗洪说,大兴组组长罗民众曾经跟他反映想把通组村路修到家门口,请求村里解决资金问题,他回复说目前资金还解决不了。不过,等国大组修路时,可以一次性修过来。就这样,修路的计划一直被搁置下来。

村民罗发元在外打拼多年,曾经在怀化、安化经营碎石场。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三年前他返回家乡,在新邵县开办了一家碎石场。“我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更不能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受穷受累了,省吃俭用也要把路修好!”罗发元动情地说。为了让村民早日告别出行难,罗发元决定不等、不靠、不要,牵头筹资修通这条通往4个组的村路,将全长0.5公里的道路拓宽至4.5米。

说干就干,罗发元随后找到石湾村老支书罗中国和4个村民小组组长,得到他们的支持。之后,他打电话联系了在外打工或工作的村民,得到了积极响应。今年10月29日,罗发元和罗中国发出捐款倡议书,依靠大家的力量捐资修路,号召各位乡亲有心操心,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特别是社会贤达成功人士踊跃捐款。修公路自然要占用耕地林地,可不管占了谁家的土地,没有谁不高兴的。“大家修路,是做好事,我受点损失算不了什么。再说啦,我也可以享享这公路的福!” 村民罗中富说。

随后,作为修路的领头人,罗发元和罗中国挨家挨户做修路前的动员工作,号召大家投工投劳。

踊跃捐款,村民贤达各尽其力

捐款倡议书发出后,得到了众多乡亲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八旬老人刘金华得知村里要修路的消息后,立即打电话告诉远在广西北海军分区的儿子罗防修。得知村里要修建村道,罗防修二话没说,就打了8000元过来。

村民罗志财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去年在工厂打工时,不慎将右手5个手指头全部轧断。看到外地发达便捷的交通,再看看自己家乡的落后面貌,深有感触。虽然身体残疾,他仍将自己辛苦打工积攒下来的2000元交到了罗发元手里。随后,其他村民你200元他500元地献出支持家乡建设的热心,短短十几天,就筹得资金4.4万元。

罗发元介绍,他们计划在这条公路铺上碎石,需要投资17万元,除了筹集的4万多元,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这些缺口将全部由他垫付。接下来,他将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支持,对道路实施硬化,让村民彻底告别行路难题。

投工投劳,筑基修路争先恐后

路线测定后,11月3日这天,四个组的群众带上锄头、铁铲,拿着畚箕,自发走出家门,投工投劳开始修路。四个组的村民30余人,分工协作,挖土、抬土、平整路基……现场热火朝天。

在修路现场,一位老人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挑着一担混凝土,正赶往修筑堡坎的地点,走得十分稳当,引人注目。他就是82岁高龄的罗棉伍老人。罗老的家在320国道旁,修建的这条路虽然没经过他的家门口,但听说大家投工投劳,他坐不住了,每天赶过来帮忙出力。老人说,修路是一件让子孙后代受益的大好事,只要自己还能动,他就会义不容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在这里干了6天了,只要路还没修好,我会一直干下去!”罗老说。

村民罗新成在深圳一家工厂打工,得知村里修路的消息后,他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在施工现场,罗新成和哥哥一起搬运石头,然后将石头装上独轮车。“修路是为大家,是为子孙后代,我还有一个哥哥在邵阳市区做事,马上要赶过来帮忙。这条路修好后,四个组700多村民都是受益人。”

罗亮成是长阳铺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他也加入用独轮车搬运石头的劳动“大军”。罗亮成介绍,留守在家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妇女,搬动这些石头有些吃力。这次听说村里修路,没有课的时候,他就过来修路。“修通了路,村里的土特产就可以运出去,收割机可以直接使用。”罗亮成说。

“这路修好了,过了几年我们村这几个组一定会变得好起来。特别是在搞房屋修建、拉运东西时,不仅可以省去数额巨大的运费,还可以争取更多的致富机会。到时候,我们这里可能要大变样!”罗发元说。

一人在前面用绳子拉独轮车,一人在后面推,两人合作装运石头。

虽已年过八旬,但罗棉伍老人没闲着,挑着混凝土投身道路建设。

作者:陈贻贵编辑:刘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