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胡权 戴琛)4月12日,在隆回县鸭田镇寨李村的山坳深处,毛友娥老人掀开育苗棚里的稻草,小心翼翼地翻看“宝贝”——红薯种的发芽情况。“种了一辈子红薯,直到去年才真正认识到红薯是个宝。”毛友娥说,“自打村里来了扶贫队,卖红薯干就卖得6000多块钱!”
寨李村,由原来的寨溪村和李家村合并而来,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原李家村因自然条件限制、地理位置偏远等原因,全村900余口人中,有64户181名精准扶贫帮扶对象。
在隆回县农商银行扶贫工作队帮扶下,该村成立了“亲甜红薯专业种植合作社”,带领40多户群众入社,建立了200多亩红心红薯种植基地,初步形成红薯生态种植、产品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产业模式。2016年,村里共加工红薯干2.5余吨,产值10余万元,产品很畅销。
“没有他的鼓励和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村民张善贵说。张善贵口中的那个“他”,是隆回县政协副主席胡芒权。作为该村的蹲点联系领导,胡芒权和张善贵结成了“亲戚”。张善贵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中风导致身体右边行动不便。“我也打过工,看到我残疾,很多老板瞧不起!”张善贵说。后来,在胡芒权的鼓励和帮助下,张善贵免费参加了养殖技术培训班,尝试喂养母猪发家致富的路子。“去年仔猪行情好的时候,一窝猪崽就卖了万多块!”张善贵养了6头母猪,成功实现了脱贫。他正寻思着今年到农商银行贷点款,再增加点母猪养殖数量,把养殖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