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刘波)5月30日凌晨4时许,李立生就起床了,戴起矿灯帽去猪栏看看猪的情况。随后,他走进灶屋,烧火为猪准备“早餐”。
李立生是新邵县寸石镇蔡家村村民。今年,他喂养了11头黑猪。喂好猪,成为他最近生活最重要的一件事,希望通过养猪能改变自己的经济状态,过上好日子。
家道中落,一度悲观
作为老高中生,李立生家境本来还不错的。他做过乡里的种子员,在军工企业也干过。后来因为政策原因,他被单位辞退。
于是,李立生跟熟人到建筑工地做普工。因吃得起苦,收入也还不错,家里条件逐步好起来,最后还盖了一栋三层楼高的红砖房。
因为身体原因,李立生的两个儿子无法帮家里增收,而开支日益增加。为此,尽管年龄增大,李立生依然持续做着高强度的活。其实他有高血压,医生告诫要保养身体。可为了赚钱,他只买一些药物吃,可高强度的活一天也没落下。
2012年,李立生的身体再也撑不下去了——高血压中风。
生病后的李立生最严重的时候,行动艰难,左脚差不多就是拖着走。这样,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再去工地打工。落雨背稻草,因为生病,让李立生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为了生计,2015年借钱买了山羊喂养。在一次放羊时,李立生竟然把手也摔成骨折,这更是让他一度陷入绝望。
帮困扶贫,重树信心
让李立生感动的是,县里的扶贫组来了,帮他找回重生的希望。2015年新邵县编委办扶贫工作组进入蔡家村。得知李立生的情况后,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利民将他列为帮扶对象。
扶贫先扶“志”和“智”。杨利民等人认为,要帮扶李立生,首先就是帮他树立战胜疾病、贫困的信心,提高意志力。在杨利民等人的开导下,身为老高中生的李立生不再沉沦,每天不停地锻炼,不停地练习。很快,他路走得利索了,手也有力了,精神也好多了。
驻村帮扶工作队还为李立生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从他的实际情况着手,鼓励他养黑猪。当年,他和老伴养黑猪5头,创收近万元。初尝到甜头后,2016年10月,李立生又买了11头黑猪仔养殖。
饲养黑猪,乐此不疲
4月底,3头长大的黑猪被人抢购完。现在李立生的猪栏里只剩下8头猪了。
猪栏里少了3头猪,李立生感觉轻松不少。不过,压力其实也不小,5月30日凌晨4时许,就起床准备猪食,但是,切草、拌饲料,煮猪食,打扫猪栏,间歇中赶紧吃了早餐。上午11时,他提起猪食走向猪栏。看到他走过来,黑猪马上围了过来,等待早餐。
随着天气转热,必须给猪栏降温。12时许,待猪吃完食后,他马上打扫猪栏,并用水清洗猪栏。“一则降温,二则减少病菌的滋生。
和人一样,李立生的猪也是一日三餐。这就让李立生的工作强度不小,每天要到很晚才能休息。不过,李立生却乐此不疲。如今,“它们就是我的命根子,必须善待它们。”
李立生算过一笔账,因为喂的是青草与蔬菜,加之品种为黑猪,肉质好。他养的黑猪不愁销路。今年,只要将黑猪全部卖出,今年的纯收入15000元不成问题。
这天,李立生的女儿趁着端午节的机会回娘家了。除了看望老父亲,她还想商量,除了继续养黑猪,父亲是否还愿意喂几头牛。“当然愿意,我要趁着还能干,多做点事,多赚钱点,早点摘掉贫困户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