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项目前期到项目落地,从工程竣工到最后通过验收,经过不懈的努力,邵阳武冈机场即将于6月28日通航。本报今日起开辟“逐梦蓝天”专栏,并推出邵阳武冈机场建设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曾炜)武冈市迎春亭街道荷塘村,航拍镜头下的邵阳武冈机场镶嵌在山水之间。
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荆棘丛生的石山。没有想到,会有飞机从这里腾空而起。
早在“十二五”之前,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北有张家界,南有崀山”的旅游总体发展思路。2008年发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武冈机场、邵东机场榜上有名。邵阳成为全省唯一可以布局两个民用支线机场的市州。
这一利好消息点燃了邵阳人民的热情!
2008年11月、2009年2月,我市先后向省委、省政府递交了修建机场的报告。2009年7月,市委、市政府向国家发改委作了专题汇报。邵阳市对机场建设的渴盼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认可与鼓励。随后,邵阳专门成立了机场铁路办。
2010年11月23日上午、下午、晚上,邵阳机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连续围绕机场项目进行了专题讨论,最终确定武冈机场作为“十二五”规划报建机场。
国家民航局原则上同意保持邵阳两个机场进入规划笼子,“十二五”期间率先建设武冈机场,再根据发展需要建设邵东机场。
2011年4月,武冈机场进入国家民航“十二五”新建机场规划,并且排在了全省新建机场计划的前列。
经过普选、初选后,荷塘场址因为占用良田少、净空条件好等脱颖而出。在随后的项目工作推进中,荷塘场址两度遭遇颠覆性的反对意见。“一定是我们自己的问题。”5月17日,邵阳市武冈机场建设协调指挥部副指挥长、武冈市委副书记刘贻银接受访谈时说,那时候倍感压力,因为荷塘场址已经国家民航局批复,推倒重来意味着之前的投入将付之东流。此后,机场建设指挥部一方面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一方面聘请专家进行业务分析与现场指导。
“那段时间,机场建设指挥部一人掰做两人用都嫌不够。”机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夏小明说。有一次,夏小明在北京出差,发起了高烧却依然坚持联系工作,对方感动不已,还安排人将他送到了医院。
出差成了常态,时间长的一两个月都不能回家一次。因为水土不服,一些跑外勤的工作人员出现了严重的出差综合征:中暑、水土不服、感冒……可他们依然坚守岗位。
时任武冈市政府办副主任、武冈机铁办主任的许新华从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底,共出差496天。2012年初,才动了胆囊切除手术几个月的许新华再次被送进疝气手术室。由于工作需要,手术后的第二天他便赶往广州领取资料再前往国家发改委送审。在广州白云机场候机时经人提醒,他才发现座位上有血迹,原来是伤口渗血。从武冈市环保局抽调过来的蒋芝钧有一次出差北京时也是高烧不退,同时还发生严重腹泻。为了不因跑卫生间太勤而影响同事休息,他在卫生间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天一亮留下纸条便一个人上街找医院去了。
就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武冈机场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所有基础性资料的收集和九个前置文件的出台,为荷塘场址最后通过评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12年1月13日,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省发改委很快组织专家完成了项目预可研初步评审。几个月后,国家民航局完成了武冈机场项目预可研评审。
从项目提出到落定荷塘,历时四年多的努力,邵阳武冈机场终于完成了机场建设最为关键的一步——机场选定。原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邵阳市武冈机场建设协调指挥部指挥长王长忠于2017年6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邵阳武冈机场通航发布会暨旅游、招商推介会”上说,武冈机场来之不易,其建成通航在邵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