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二人民医院专家正在为白杨村村民看病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童中涵 通讯员 石荣 杨能广)在湘中龙山,一千多年前,孙思邈曾在这里行医采药,救助百姓,为纪念他而修建的药王殿仍屹立在龙山之巅。一千多年后,一支扶贫队同样不辞辛劳,在龙山的浩荡林海中穿行,只为追随药王足迹,力行健康扶贫。
8月10日至11日,在龙山脚下的新邵县太芝庙镇白杨村,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与新邵县扶贫队一行为村民们送医、送药,开通远程医疗点,建立长期医疗帮扶关系,携手帮助村民们走出疾病困境,续写药王行医济世的新篇章。
健康帮扶暖民心
“谢谢你们!”在白杨村村部,年近七十的吕新娥领到儿子的新药,不禁老泪纵横。儿子陈亚炉今年34岁,自5岁起癫痫发作,这一病就是近30年。一个预期的“顶梁柱”病得不成人样,让吕新娥至今无法释怀。特别是近一年来,陈亚炉病情加重,癫痫发作从每三天一次发展到每天三次。此种情形,一家人却因经济困难,无力改善些许。
“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了!”了解到陈亚炉的情况,新邵县团委驻白杨村扶贫队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第一时间制定健康帮扶计划。根据病情,为其调整了现服的几近被淘汰的药物,并赠送了疗效更好的新药。“如果这次调药效果不理想,我们就接他到医院做全面检查,看是否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这次健康帮扶,受益的不止是陈亚炉一家。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脊柱外科等科室专家现场义诊村民100余名,并重点走访因病致贫户,赠送相应药物。此外,随着远程医疗点的开通,村民们可在线咨询医疗专家。
“以前碰到一些疑难杂症,我也是束手无策。现在好了,村部有了远程医疗点,乡亲们可以通过网络请省城的专家看病。”陈武是白杨村的乡村医生,他为远程医疗点的开通拍手称快。“我因为脑梗塞去长沙看了好几次病,不仅路费花了不少,还经常挂不上专家号。真没想到专家到我们村义诊了,以后还能网上预约看病。”白杨村村民李晚英提着扶贫队为她送来的免费药品欣喜不已。
送医送药拔穷根
“白杨村有71户贫困户,80﹪是因病致贫。”新邵县团委驻白杨村扶贫队队长彭昱霖介绍,扶贫半年来,他们积极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结对帮扶贫困学生,126亩中华肾果种植、400亩海棠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也在成形、落地。然而,走村入户,愈是深入,愈是发现村民们的健康是个大问题。
在白杨村,一位八旬老人患有高血压,血压有时高达180mmHg,她却只在头晕难受的时候吃最普通的降压药;一位患精神病的母亲,一个人在家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因精神病难以控制,只好每天关在自家房里;一位经常胃部不适的妇女以为是小毛病,不去就医,结果导致胃出血……类似让人唏嘘感慨的病例,不胜枚举。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扶贫队主动出击,多次与省第二人民医院对接,最终促成了这次义诊活动和远程医疗点的启动。”新邵县团县委书记刘伟辉表示,他们将通过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合作,让更多村民们重拾健康,远离贫困。
“孙思邈行医‘不分贵贱、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视同仁’,而我们就是要用健康扶贫,让更多贫困户脱贫。”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小松介绍说,通过现场义诊和远程看病,就能让贫困户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同时对于疑难危重病人,医院将为贫困户开通绿色通道,解决进城后看病难的问题。
据了解,新邵县健康扶贫工程总体目标是实施“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对贫困人口给予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定点医院医疗费用减免、政府兜底保障等政策支持,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大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救治,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新邵县副县长哈斯巴根如是表示。
远程医疗点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