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在浇灌水泥
新邵县太芝庙镇周家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1138人中有357人是贫困户。为了摘除“贫困帽子”,全村上下在太芝庙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撸起袖子,挑水上山修路,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切断“贫困路”。
周家村与邵东县黑田铺镇南木村、早禾村仅有一山之隔,通往三地的是一条1.08公里崎岖坑洼的山路。由于路程短,从上世纪开始周边村民纷纷从此处赶赴邵东县,人口流动促进了村里的发展。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周家村周边公路开始进行硬化,村民去邵东县有了更多选择,周家村的崎岖山路走的人越来越少,以至后来杂草丛生。缺少人员流动,村里商品流通变少,经济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要致富先修路,修好崎岖山路活跃当地经济……”等一系列想法涌现在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周爱社的脑海中,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修好这条山路。
周爱社一边组织村民自己修路,一边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今年,在太芝庙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里将山路进行平整拓宽。修筑山坡围挡墙、搞路基建设,村民众志成城。水泥硬化需要水,山上没有水,村民就自己担水上去;机器设备需要电,山上用电功率不达标,村民就用发电机发电。他们排除万难,势必要修好这条路。
而这只是太芝庙镇开展扶贫村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太芝庙镇共有9个扶贫村,今年要完成4个扶贫村,总长约18.425公里的公路建设。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充分调动扶贫村民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他们自己修路。截至目前,4个扶贫村已全部完成路基建设,将争取早日完工。扶贫村公路建设,将大大改善扶贫村的交通状况,为村民脱贫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罗俊 蒋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