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村一组通组公路通车了,小车可以开进家门口。 杨敏华 摄
邵阳新闻在线讯(文/记者 陈贻贵 图/记者 杨敏华) “水泥路修到我家门口,这下我们种田种菜、挑柴、晚上出来散步就方便了,不用再肩挑手扛了。”12月8日上午,望着刚通车的水泥马路,新邵县严塘镇新塘村村民刘上评一脸高兴地说。
当天,历时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该村一组的通组公路竣工通车,从此该组50多户村民告别了泥泞颠簸的乡间小道,走上宽敞平整的水泥路。这条宽4.5米长1.7公里的道路,就像一条蜿蜒的白玉带镶嵌在青山绿水间。“这是我们修建的三条3.2公里通组公路之一,其他两条公路正在紧张施工中,一条从六组通往石坑水库,另一条通往苏家院子,争取这个月底通车。到那时,全村1700人出行更方便了。”开车行驶在通车的水泥路上,新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刘顺生喜上心头。
曾几何时,这条通组公路一直是新塘村一组村民心头的痛。“这里以前就是一条泥巴路,下雨天根本没法走,容易摔跤,小孩子上学也不方便。我们老早就想修这条路,但苦于没有资金,只能想想,现在这个愿望总算实现了。”村民刘上评感慨地说。今年5月,新塘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从新塘村走出去、在市区经营一家食品公司的刘顺生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村干部和企业家,就得为老百姓服务谋福利,为家乡做一点贡献。”刘顺生说,要想富先修路,是一个永远不变的道理。只有把通组公路修好,老百姓才有脱贫致富的出路。
于是,他立即向全村党员和群众提出自筹资金修建通组道路的建议,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很快就筹集到了资金20多万元。可是,拉通三条毛坯路需要60多万元,在该村挂点联系单位新邵县红十字会、县林业要素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帮扶下,资金还存在很大缺口。这时,刘顺生个人毫不犹豫地出资15万元。“家人一开始不支持我这么做,说钱是辛苦赚来的。后来,在我的劝说下,他们同意了我出资修路的做法。”刘顺生说。
之后,刘顺生带着党员群众下地干活,一条一条领着群众挖,协调占地矛盾,并向政府协调道路硬化项目资金。为确保道路能够尽快竣工投入使用,他把生意交给妻子打理,每天市区、新塘村两头跑,深入现场察看进度,帮助协调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新邵县林业要素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安轩华介绍,刘顺生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除了修建三条通组公路,他还带领大家新修村部大楼、为31户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动员村民发展油茶种植,让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新邵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驻村第一书记李刚民说,改善农村地区交通状况是扶贫攻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刘顺生舍小家为大家,早出晚归,出资带动村民修通通组公路,这种做法可敬可叹,不愧为新塘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通组公路施工现场。 杨敏华 摄
通组公路施工现场。 杨敏华 摄
新塘村党支部书记刘顺生(右一)在公路施工现场察看指导。杨敏华 摄
新塘村一组通组公路通车了,小车可以开进家门口。 杨敏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