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宛玉花 卢代明)“你孙女放在哪里读书啊!”近日,一渡水镇人大、妇联调研部分政府干部家属和村民家属子女就读学校情况。“放在三渡水了,这几年新修了教学楼,招了年轻老师,我家在石楼村,接送也方便。”一渡水镇政府老干部蒋庚保回答。
向阳村精准扶贫对象王丽丽,扶贫政策好,她决定一边在家搞种养殖,一边带孩子上学。今年春季开学,她将在镇小读三年级的大儿子转回家读书。“转回来读书蛮容易,开个证明就好了。以前婆婆在镇里租房带孩子读书,开支也大很多。”她送小孩读书后,就在家放牛,管理油茶、玉米。
这是一渡水镇均衡各学校办学水平、消除大班额的缩影。一渡水镇以解决“城镇挤”和“乡村弱”的问题为导向,实行“一校一策”,统筹镇村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推动一渡水、三渡水、对江三个片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逐步消除大班额,以镇属各完全小学、中学、村小、教学点为责任单位,摸清底子,对照标准,掌握大班额分布情况,分乡镇和乡村二种类型,制定实施方案和消除大班额台账,加大村小师资力量、办学水平,严控有村小的村的生源流向镇小。板石小学4名老师都是年轻老师,80后陈秋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来了新老师,家长稳了心,愿意把孩子放在村里读书。
对于对江学校靠近东安县生源流失严重等问题,县镇各级高度重视,为对江学校把脉。2017年由新宁一中联点帮扶。加强教师交流学习,送教下乡,扶贫先扶智。生源回流增多,教学成效明显。
4月17日,一渡水镇各学校迎接省教育厅两督检查,正如省教育厅专家指出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要求各学校间加强交流互动,各项资源均衡协调使用,比如图书数量比较多的学校可以适当调剂些给数量匮乏的学校。”
据悉,到2018年底全镇66人以上超大班额比例控制在省定标准的2%以内,之后不得新增大班额;到2020年底前将全镇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省定标准的5%以内;到2020年之后大班额比例逐年降低。到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现按标准班额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