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隆回
隆回县六都寨镇东山村做好“山”字文章,引导村民抱团发展特色种养产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记者 罗俊  通讯员 阳琼 邹旭中

“我在樱桃种植合作社工作,每天的工资是100元,还包三餐饭。照这样发展下去,今年脱贫是没问题了!”7月12日,隆回县六都寨镇东山村贫困户尹正庭高兴地说。今年59岁的尹正庭,在政府贴息的产业扶贫政策支持下,贷款5万元入股村里的樱桃种植合作社,今年预计能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

东山村距离县城58公里,下辖23个村民小组,448户人家零散地分布在大山沟壑间,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35人。该村因为山多地少、土壤贫瘠,再加上交通不便,村里缺乏经济基础,落下了“穷根”。

要想富先修路。今年东山村计划修建11.5公里的水泥道路。村民们踊跃募捐资金30余万元,并无偿贡献自家的土地,现已开工拓宽路基8公里。

为了拔除“穷根”,东山村在县民政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扶贫一个项目,促进一个片区”。 通过两年来的建设,东山村基础设施整体得到改善。目前,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兴建蓄水池24个,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部完成,实现了户户通,供电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主体已全部竣工,正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只要思想转变,办法总比困难多,人定胜天,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谈起村里基础建设中面临的资金困境,村党支部书记陈自忠感慨道。

靠山吃山,如何做好“山”字文章,培养农业特色产业是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思考的问题。工作队经常与贫困户、低保户、种养示范户、致富能人开展座谈,鼓励有能力的村民“借鸡下蛋”“抱团发展”。

东山村“两委”根据该村地理优势,大力发动村民种植樱桃、杨梅,同时发展高山泥鳅养殖等特色产业,把“造血式”扶贫与“输血式”扶贫结合起来,实施“农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将产业和脱贫攻坚捆绑起来,帮助群众共同脱贫。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爱上了“上山下乡”的乡村旅游。东山村正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挖掘自身旅游优势,不断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投入,目前在建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预计年内可试营业,将解决村里50人的就业问题。

“我们不仅发展生态旅游,还将通过种植合作社带动旅游产业发展。这两者有机结合不仅体现了我们的特色,也提高了竞争力,能创造更多的附加值。”陈自忠介绍,“村里通过产业扶贫已帮助36户161人脱贫,村民人均纯收入4000余元。”

编辑:李春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