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 通讯员 余达 唐秋红
“球进了,再加两分!城投办,加油!”7月28日上午,新宁县万塘乡三江村三关小学传来一阵阵喝彩声,该村和新宁县城市建设投资管理办公室(简称县城投办)组织的篮球友谊赛精彩纷呈。这是帮扶单位县城投办(公司)和贫困村三江村丰富群众生活的一个缩影。
万塘乡三江村是省定贫困村。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安排,县城投办(公司)从2015年开始结对帮扶万塘乡三江村。自此,县城投办(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就把三江村作为第二故乡,紧紧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变面貌”的帮扶建设目标,坚持“摸清、看准、干实”的工作原则,扎根在三江村这片土地上,实施精准扶贫,努力打造“美丽三江”。
“驻村”,知人知事知村情
推进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为了准确掌握全村贫困户的情况,根据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县城投办(公司)选办3名素质高、党性强的同志常驻三江村,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其中一名兼任村第一支部书记。工作队做到专职专责,吃住村里,着力了解村容村貌,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全办(公司)坚持上下联动,不定时全员下村,协同村里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三江村位于万塘乡东北角,紧挨新伍村、福田村,由原三关村、白莲江村合并而成。全村水田面积1865亩,旱地面积1678亩,林地面积8600亩;共18个村民小组,586户,总人口2368人,低保户27户50人,农耕和外出务工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通过对原有的贫困户档案资料重新完善、查漏补缺、重新复核,以及对原来认定不准的贫困户再次确认,目前,经过2017年集中整改调整,新识别后的贫困户共有123户,贫困人口454人。
另一方面,加强对全村的调查走访,找出全村贫困的原因。通过走访,工作队发解到,目前,该村大多数年轻力壮的劳力已外出务工,留守村子的大多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村里生产生活设施亟待完善,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信心不足,基层组织民主生活尚未健全;贫困户大多因病、因残、因无劳动力、因缺资金、因缺技术、因危房或无房、因子女就学致贫。
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县城投办(公司)工作队为三江村全村123贫困户、454名村民建立了电子档案,标明每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明确了每户的帮扶干部、帮扶措施、脱贫目标,确保做到户有卡、村有册。
“助村”,齐心齐力齐脱贫
“治病先要找病因”,治穷同样先要找到穷根。山村的穷根在哪里?如何在短短时间里为三江村寻找出一条稳定长远的致富之路?如何扶上马,送一程,让三江村脱贫致富内在动力得到充分释放?从“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一开始,这些就成为城投办(公司)领导班子着重考虑的问题。根据掌握的具体情况,城投办班子确定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和“强基础惠民生,布产业谋发展”的帮扶工作思路,逐步实施“五大工程”,形成全方位帮扶体系。
夯实基层组织。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强发挥好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至关重要。为此,县城投办(公司)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对三江村“两委会”成员和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努力使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不仅学会做党的群众工作,还能学会经济方面的知识,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在“村委会”办公区建立起了“农家书屋”,开设了“阅览室”,营造起浓浓的学知识氛围。2016年3月,城投办还通过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了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实施民生工程
“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三江村村民有句俚语:“进村不好走,出村更难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问题一直困扰着三江村村民,也阻碍了许多工作的开展。为此,县城投办(公司)决定从民生工程和民生事业抓起。近些年,县城投办帮助一系列的扶贫项目及资金。为解决村里办公条件,2017年,帮助争取38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及村级卫生室的建设项目,工程总造价80余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2016年,帮助争取村级道路4公里硬化及村主干道窄改宽工程,工程总造价270万元;2017年,县城投办(公司)还办公经费中撞出资金2.8万元,购买了优质水泥70吨,对村内2000多米人行便道进行硬化,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水利是民生之本。2017年7月,该村遭受特大洪水灾害,为了清理因灾水毁坏的8.5公里河道和整修马口塘、杨家山2口山塘,县城投办(公司)帮助争取资金近20万元;此外,还帮助争取村内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工程总造价92万元,确保村民饮水安全。
2017年7月,新宁县连续遭受特大洪灾,三江村也遭受重大损失,给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造成了经济上、生活上和安全上的“三重压力”,给脱贫攻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全体驻村队员立即行动起来,转移安置群众、联系物资运送,并徒步扛送物资、接水管、建立临时安置点,连续苦干实干,最终把受灾群众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
为解决村民日常医疗问题,城投办(公司)还投入资金3万余元联合相关医院在村委会建立了“便民爱心医疗服务站”,不定时组织医疗人员开展“义诊下乡”送健康活动。爱心医疗站和“义诊下乡”送健康活动让村民头疼脑热再不用发愁了,一些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可以足不出村得到用药,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观。
布产业促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江村经济过去主要依靠粮食种植和外出务工,收入渠道单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城投办(公司)提出“以产业促发展、以项目助增收”的思路。据此,城投办(公司)帮扶工作队从三江村地处山林、环境优良、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出发,引导村民找准发展致富新路子,着力形成了以“养殖业(养黑山羊、养土鸡土鸭)、种植业(脐橙、油茶、甜玉米)为主的产业发展道路。2016年,在全村推进“一村一品”脐橙产业发展,规模化深耕打造200亩脐橙园一个,发动56户贫困户新扩脐橙239亩;2017年,又在全村推广油茶产业,17户贫困户种植了88亩;贫困户朱美林、朱小良2户种植中药材21亩,贫困户许松兰、郭秀梅2户种植甜玉米2户24亩;同时帮助村民打开蜂蜜、花生、柿饼等土特产的销路,不断增加村民收入,增强“造血”功能,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贫困户唐成云是三江村5组的,全家6口人,夫妻两人都70多岁,2个孙子在读小学,全家就儿子、儿媳2人有劳动力,缺技术,一直在家务农,2015年进入建档立卡贫困系统时,全家人均年收入1500元左右。通过驻村工作队帮扶,帮助发展种脐橙、养鸡鸭和外出务工等多方面发展,目前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并于2017年成功脱贫。
为促进种养殖业发展,鼓励老百姓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城投办选购优质猪苗和鸡苗,发放到户。仅2017年帮扶工作队帮助村民养殖、销售的“黑山羊”、土鸡及脐橙、土蜂蜜等土特产,为村民增收100余万元。今年,县城投办(公司)又挤出资金3.5万余元,为107户种植水稻的贫困户免费发放水稻谷种644斤。为确保农户丰收,还专程从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请来水稻种植专业技术人员,为老百姓授课,技术员现场为农户详细讲解水稻播种、育苗、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包括温水泡种的水温、播种时间、病虫害的预防、化肥的使用等等相关知识。“我今年计划还扩栽脐橙500棵,养殖土鸡、土鸭各200羽”世世代代靠种植为生、生活拮据的村民,不出村就获得了丰厚收入,尝到甜头的戴昌保高兴地逢人便说。
“兴村”,立志立心立精神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不让贫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县城投办(公司)要求驻各村工作队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把手,树立“授人以鱼”“授人以渔”相结合的帮扶理念,下大力气解决好贫困学生的教育问题。“从某种层面上讲,教育扶贫才是根植治贫。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建设,是寻找一个人内生的动力,是激发每一个人追求更好生活的内生动力。”该办党组书记的刘志文说道。他的一个帮扶对象唐青春家中有二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大女儿在邵阳师范读书,工作队经常抽时间到学校看她,给她买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并激励她好好学习。因为帮扶人员的关心加上自身的努力,她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今年顺利通过了专升本的考试。“真的感谢帮扶领导们对我的关心,是他们鼓励我,让我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她一脸自信的说道。
双文明助力长远发展
“扶贫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还应该关注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开阔村民眼界胸襟,振奋精气神,唯有如此,才能够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仅解决目前困境,而且为未来发展积攒后劲。”通过一年多实地帮扶,该办主任林小石深有感触。几年来,为丰富群众生活,融洽干群关系,县城投办结合“三联三送”、“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投入资金10余万元,相继开展了“送戏下乡”、“三江脐橙王”评比赛、“喜迎十九大”拔河比赛、“创建美丽三江”篮球友谊赛等文化体育活动。
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城投办(公司)都主动与与村民联欢座谈。在“七.一”等节日,还举办送文艺节目下乡、送电影下乡和乡村变化图片摄影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同时,城投办还坚持优良传统教育与发掘乡土文化底蕴相结合,帮助组建了村里文化宣传工作队,让精神文明之花竞相吐艳,让勤劳致富的思想在村子里蔚然成风。
眼下,又到了三江村早稻、玉米、花生抢收期,也是土鸡长成、肥猪出栏的季节,村民们即将迎来一个充满丰收喜悦的“夏收”。“三江村原来共有123户贫困户,贫困人口454人;2014年-2016年已脱贫38户、151人,2017年又脱贫43户、171人,今年预脱贫25户、93人,计划保留17户39人作为2019年脱贫对象,但我相信到今年年底,一定确保全村人民脱贫,实现整体脱贫目标。”面对即将来临的国家、省、市三级验收,该办驻三江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唐秋红充满信心。
截至2018年7月底,县城投办(公司)在三江村累计投入资金近20万元,帮助协调落实9个较大的民生项目,累计争取民生项目资金551万元,实际驻村时间630余天。三年多来,县城投办(公司)着力打好“物质”与“精神”帮扶并重的攻坚战,“县城投办(公司)驻村帮扶工作队接地气,工作暖民心,在我们三江村扶贫确实是实打实,我们看到了全村实打实的变化。”三江村群众由衷地说。“可以这么说,县城投办(公司)驻三江村村扶贫工作队就是一座堡垒,每一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都是一名战士。从“驻”村以来,他们的出现,让我们三江村基础建设更好了,产业纷纷发展起来了,脱贫思路更加清晰了,全村脱贫步伐加快了。”望着三年多来一同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友们,三江村支部书记唐秋明感激地说,“我代表全村的群众对县城投办(公司)全体同志说一声感谢,大家为我村脱贫致富辛苦了!”
目前,三江村正朝着“绿水清山、生态环保、乡风文明、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这一目标稳步前进,老百姓的日子正变得越来越好,全村正变得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