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钢强 通讯员 谢定局 龙辉
一叶扁舟,驶入回龙洲深处,捞起一江晨雾;一柄雨伞,伫立平溪江岸,闲钓秋色中的斜雨微风……10月24日,记者迎着微寒的淅沥秋雨,漫步在洞口县城老街的沿江大堤,仿佛置身一幅霜降时节的水墨丹青,这是该县创建的24条美丽“样板河”之一。
“河长来了,水更清了!”说起平溪江的变化,在河堤上悠闲垂钓的陶军生大爷打开了话匣子。陶大爷家住平溪江畔的文昌街道平清村,流经该村的平溪江段是县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前些年,生意火爆的农家乐一个接一个,垃圾、污水肆意排放。保护区上游还有两个采砂场,好好的平溪江被他们搞得浑浊不堪。”说起平溪江水源保护区治理前的混乱状况,陶大爷满脸的无奈。
“往日污水乱排,自从落实河长制后,大家齐心协力守护一江碧水。水更清了,鱼也多了!多年不见的小捕鱼船和休闲垂钓者越来越多了……”陶大爷见证了家门前这条“母亲河”由“脏乱、浑浊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华丽蝶变。今年5月份以来,该县“河长办”采取联合行动,通过做实做细污染源综合整治、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等措施打出“组合拳”: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清理,并逐一依法拆除,并设置了6.6公里的隔离防护栏、24块警示碑和告示牌、8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该县实施河长制工作以来,全面建立了以县、乡、村三级“河长”为主的河长制组织体系,推行以公安局局长为河道总警长、公安局副局长为县管河道警长,乡镇派出所所长为乡镇河道警长,村辅警为村级河道警长的三级河道警长制。各乡镇结合河湖实际,全面开展河湖(库)管理调查摸底工作,形成“一河一档”。同时,统一制作了河长制工作会议记录本、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河长巡河台账本,让河长制工作按照规定动作、规定步骤、规定时间节点全面推进。
管好河库这个“盆”,治好“盆”里的“水”。该县将“样板河”创建作为推进河长制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每个乡镇建成一条“样板河”。各级河长积极行动,依照本辖区内河道存在的问题逐条提出了个性治理方案,坚持常态化巡查,一条条“样板河”已经成为美丽洞口的靓丽名片。截至目前,该县共创建“样板河”24条,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95万元用于河道保洁,共设置县、乡、村三级河长816名、河道警长284名,各级河长、警长围绕“样板河”创建工作累计巡河达1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