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隆回
以扶贫推动乡村振兴、以旅游打造美丽乡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张剑波 岳宇宏)罗华,男,汉族,现年46岁,邵阳市农委员会党委委员、总农艺师。2018年3月,他主动请缨,远赴邵阳市最偏远的虎形山瑶族乡开展扶贫工作,担任草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驻村帮扶期间,罗华同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讲话精神,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注重结对帮扶、产业发展、制度建设,作风引领,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一心扑在工作上,使该村各项工作名列全乡前茅。

一、抓结对帮扶,勤调研走访绘出草原新蓝图

罗华同志进村后,便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及各组户主会议,通过会议基本了解了村里的一些本情况,之后便开始走家入户访民情,解民难,他起早贪黑,吃住在农户家里,清晨一大早就出去,与其说是散步,其实就是去走访了,走访途中,遇上挑粪担柴的,他都会帮一把,看到提水的老人家,他也会迎上去帮着提,这一来二去,与群众也就熟了。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罗华了解到草原村贫困户蒋中图的家中劳动力较少,家中并有老父母长期卧床需要照料,他想办法让村蔬菜合作社安排蒋中图在其合作社务工,在收入获得增加的同时家中的老人、小孩也得到了照顾。贫困户李会成一家在外务工,独留80岁的老母亲一人在家,在草原村开展“爱心改变面貌”宜居帮困行动开展后,他帮助李会成的老母亲解决了房屋修缮指标,又亲自组织劳力帮助她家进行改造,在验收时,老人家热泪盈眶的说道: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爱心改变面貌前,李会成母亲坐在土灶前对前去核查情况的罗华队长置之不理

爱心改变面貌后,李会成母亲见到罗华队长笑脸相迎

他白天走访,晚上回去加班写帮扶措施,帮扶方案,整理扶贫基础资料,他取消了午休,取消了双休,就连法定节假日也呆在村里,有时因公事回单位一趟,就是是晚上12点他也会赶回村里。就这样,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经过大量的走访和调研,一份10万余字的帮扶一览表、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就呈现在草原村村部。他还带领村支两委制定了草原村三年扶贫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实施工作计划,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因为工作实,底子清,群众满意率高,在全省纪委扶贫常态化巡查时,草原村作为唯一个推荐经验的村迎接了巡视组的检查,全程无一例上访,群众满意率100%,得到了巡视组的高度认可。

草原村帮扶工作队长罗华(左四)陪同邵阳市委书记龚文密(中)一行调研产业发展

走访贫困户

贫困户家了解情况,帮助制定房屋改造方案

爱心助学到李仁凤家了解情况

深夜到低保户家了解情况

二、抓产业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罗华同志是一位农学博士,一位专家型、学者型的领导,在扶贫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特长,运用专业知识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通过实地走访分析,查找制约群众致富的瓶颈,他提出围绕旅游产业,大力发展金银花主导产业,发展猕猴桃、黄桃等特色果蔬,发展高山生态延季蔬菜产业。发展旅游产业:草原村得天独厚地理位置,特别适合休闲避暑,民俗旅游,在他的倡导下,将原有村部小学租赁给谭美珍进行包装,成立了呜哇山庄,即解决8名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20000元每年。同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村部、小学、水渠、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项目共17个,共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2018年一年的投入相当于之前20年的投入,这些项目的投入倾注了他的大部份心血。农业产业方面,他重点突出发展金银花产业主导产业:他主动与隆回县特色产业办对接,由湖南天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免费提供脱毒容器苗,在草原村发展金银花高标准品种改良示范基地500亩,惠及所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138户,切实解决了农户金银花苗木问题。着重抓好高山延季蔬菜朝阳产业:他利用部门优势,及时与市农科院、市种子管理处联系,对村民进行高山延季蔬菜种植栽培技术的培训,对草原村果蔬合作社的负责人伍日云进行耐心细致的劝导,做好群众工作,统一思想,,引导合作社发展高山延季蔬菜400亩,统一流转土地300余亩,解决30多户贫困劳动力到合作社进行务工。经过他的协调让湖南省德康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草原蔬菜种植合作社签订保底购销合同。大力发展猕猴桃、黄桃等特色果蔬产业:在1、2组公路沿线种植黄桃苗,发放黄桃苗木10000株,计划在7组建设高标准猕猴桃基地100亩,为种植户免费提供苗木20000株,并提供技术指导。邵阳市市委书记龚文密调研草原村扶贫工作时,对罗华的产业发展思路给予的高度的认可,并嘱咐大家一定要真抓实干做好产业发展文章。通过一系列产业帮扶,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贫困户人平增收500元每年。

夜幕时分还在督查工程建设

监管水毁渠道工程建设

察看猕猴桃生长情况

田间察看延季蔬菜种植情况

指导菊花种植

三、抓制度建设,乡风文明进一步提升。

罗华同志作为草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抓好各项制度建设和落实:一是完善了党建各项工作计划和制度。三会一课、党员积分制管理、学习计划、主题党日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更加严厉的学习任务和考核细则,要求支部班子,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扎实开展村干部坐班值班。严肃工作纪律,按时上班下班,工作日不饮酒,不打牌赌博,热心服务群众等。二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在吸收彭南叶同志为预备党员,发展杨利威、陈云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中,推荐村纪委书记的会议过程中,罗华同志都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尊重党员干部意愿;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贫困户动态调整、重点项目实施、扶贫资金发放等重要事项,他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进行决策、落实和公开公示,切实做到了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让群众满意,也确保了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到户。三是建立学习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在每月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他都会按照乡党建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从不含糊,一学就是几个小时,不仅认真上好党课备好课件,而且还会邀请乡党委书记、县组织部领导来村上党课。四是落实“一约四会”。起草并通过村民会议反反复复讨论并修订了《草原村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制度》、《红白理事会制度》等制度,并在村主要路口、组里进行张榜公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立了草原村红白理事会,议事会、禁毒禁赌协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开展工作中,切实做到有制度、有记录、有台账。五是环境卫生制度:为了让草原的天更蓝、水更绿,将草原打造成为美丽乡村,他主持召集村支两委干部召开座谈会,讨论并通过了《草原村关于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通告》,通知中明确环境治理“五个一律”要求,即:家禽家畜一律实行圈养、破旧猪、牛栏一律拆除重建、房屋内外一律确保整治干净、破旧腐烂菜园篱笆一律拆除、公路沿线一律不得乱占。在启动草原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项目时,他要求做到“五个到位”,即:改水(安全饮水)、改厕(水冲式)、改栏(破旧猪牛栏)、屋内净化、房前屋后绿化到位。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村民不断树立起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好风气,为创建文明草原,构建美丽乡村打下了良好基础。

重温入党誓词

爱心改变面貌入户核查

危房改造查看

石材厂后续隐患排查

四、抓作风建设,率先垂范树典型。

罗华同志自从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草原村每一户贫困户的生活疾苦都牵挂着他的心,大到高龄老人,小到幼儿园小朋友。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有他的身影,为项目建设呕心沥血有他的身影,为产业发展苦谋思路有他的身影。他以“草原村第一农民”的身份自称,在接到县、乡党建检查的通知时,他都会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亲历亲为组织支部班子,对照检查细则逐一整改,一次因为突然断电,大家都说休息了,但他还是坚持要做完才能休息。草原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班长”,2018年党建、扶贫、创卫、爱心改变面貌等一系列工作都作为市、县推荐的示范点。

草原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发展起来了,贫困户的收入增加了,罗华同志的身体却累垮了,在驻村帮扶期间,由于早出晚归,饮食不规律,他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疾病,大家都劝说他及早进行诊治,但他仍带病坚持工作,视草原村为家,视草原村村民为自己的亲人,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就这样他的肠胃疾病一拖再拖。为了帮扶工作,他全年无休,甚至连母亲在隆回县城做手术,也是仅仅打了个电话询问了一声,然后又全身心的投入在扶贫工作一线。因为驻村帮扶他常年不在家,家庭的重担全部交给妻子负担,妻子、女儿有时候不理解,也经常向他抱怨,但是他总是说:“驻村帮扶,任重如山,贫困不除,绝不返程。”这是一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心声,更是他的庄严承诺。

罗华带领村支两委、党员上门上户制定各家各户环境整治方案

作者:张剑波 岳宇宏编辑:实习编辑 石千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