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邵阳客户端1月19日讯(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李斌 袁学龙)1月18日晚,绥宁县黄土矿镇自然村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锣鼓喧天,该镇刚成立的戏剧团正在这里举行首场演出。一群热爱文艺的村民穿上戏装,表演了花鼓戏《俏媒婆》、彩调剧《抬轿》等古装戏,讴歌新时代尤其是脱贫攻坚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古装戏在绥宁农村被称为“人戏”,曾在改革开放初期盛行。那时,几乎每乡每村都有一个大戏台,经常有民间剧团进乡入村演出,“人戏”唱到哪里,戏迷就跟到哪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电视、电脑、手机和现代影院的风行,“人戏”渐渐淡出了绥宁人民的视野,各地农民自办的剧团也纷纷解散。
近年来,通过精准扶贫和产业发展,绥宁县广大村民的钱袋子更鼓了,大家对美好生活越来越向往,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2018年冬天,在一批吹、拉、弹、唱、写的文艺村民牵头组织下,素有“文化之乡”美誉的黄土矿镇成立了全县首家非营利性戏剧团。
当晚,黄土矿镇戏剧团将精心编排的16个戏曲、舞蹈、表演唱、快板等节目奉献给了现场观众。“看了这台戏,不由想起自己上世纪八十年代看‘人戏’时的情景,真好!”“这样的演出要多一些就好,老百姓喜欢!”村民纷纷议论道。
“‘人戏’在绥宁重焕生机,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它对促进乡村大融合、大团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乡村逐渐走向振兴的一种表现。”绥宁籍市政协委员、文化工作者袁辉表示。